“主旋律之年”带来怎样的启示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邱伟  2021-07-21 18:25:18

人性化创作还历史人物真实血肉

纵观今年从小荧屏到大银幕受到热捧的红色题材,都是将每个革命者放到“人”的视角去解读,不回避曾经走过的弯路,不掩饰曾经遭遇的困难。

《觉醒年代》开篇,陈独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心为中国寻找新路,致力于思想启蒙,并为自己立戒“二十年不谈政治”,当易白沙向他哭诉“二十年不谈政治行不通”,李大钊告诫他“放弃幻想,准备战斗”时,都没有直接说服他。真正让陈独秀觉醒的是五四运动,剧中通过五四运动中学生被关押时陈独秀的痛苦,表现了他思想的裂变。看到上千学生因为抗议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被关押,陈独秀思想崩溃了,他追求了大半辈子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破灭了,他缩在北大红楼的墙角里,思想在挣扎,直至最后迸发出一句“共和死了,我不会死”。通过五四运动一路成长起来的陈独秀,最终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念,他和李大钊那个齐头并进、步调一致的特写镜头更显得意味悠长,成为剧中对“道路”又一个经典的诗意化表达。一路追剧的观众看到这里也会明白,觉醒先驱们的思想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他们唤起一个古老民族的觉醒有多么不易。

在电影《革命者》中,张颂文还原了一个至情至性的李大钊,观众评价他演得踏实又深情。原剧本里写:李大钊在开滦目睹矿难惨状,发表了一段演讲。但当天拍摄时,听到现场孩子的啼哭、老太太问“大钊先生,我们该怎么办”,所有工人都在等着李大钊演讲时,张颂文突然放弃了。他说:“我讲不出来。”他认为,当李大钊看到那么多矿工尸体时,以他那颗怜悯苍生的心,不可能继续慷慨激昂地演讲。这场戏,张颂文挪到了李大钊回北大后,“等他清醒过来,他才能演讲。”

在这些作品中,革命者卸掉了光环,他们是先驱,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常人。人性化的创作理念才会让观众感到历史人物的真实和亲切,这是主旋律作品能够被年轻人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

1  2  3  


相关阅读
推荐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日榜
  • |
  • 周榜
  • |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