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大部地区都进入主汛期,多个省区都遭受了集中强降雨的袭击。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从21日夜间开始,包括四川盆地中西部、甘肃东部、陕西中部和西南部的川甘陕一带,将进入本轮强降雨鼎盛期。中央气象台21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而就在几天前,陕西省延安市遭遇十年来最强的一次降雨过程,一个星期下了一年的雨。《经济半小时》记者前往延安记录了当地的灾情。
一、延安:10天降雨量超1年 城市瘫痪损失超20亿
7月3日至7月18日,陕西省延安市遭遇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大、暴雨日最多且间隔时间最短的一次持续强降雨,超过百年一遇的标准。全市累计降雨量130.5—528.7毫米,是历年同期降水量的2—8倍。
由于持续强降雨,造成土壤水分极度饱和,引发小面积大范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多处道路通讯电力中断,库坝告急,农田淹没等重大灾情。
延安市副市长杨霄告诉记者,7月3日—4日,延安市平均降水值超过50毫米,中途停止一天,7、8日又迎来一个降雨过程。11日晚,全市大范围强降雨,他的手机数次接到持续多次降雨的信息。截至当日凌晨5点,延川的降雨量达到110多毫米。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地方可能要发生大的灾害。他随即拿出手机拨打延川县书记、县长的电话,两位干部称当时已经在救援现场,滑塌也已经发生。
7月12日10点钟,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路圣地大剧院后山山下5间窑洞突然坍塌,延安消防特勤中队立即投入救援,经过2个多小时奋力抢救,5名群众被先后从废墟中挖出,经医务人员确认,其中4人已经死亡。
7月13日7点多钟,延安市卷烟厂后山山体大面积滑坡,造成房屋倒塌,2名群众被埋压,救援人员调来挖掘机赶赴现场协助,对楼外泥土进行清理,随后再进入楼房内部利用铁锹挖掘泥土,经过5个多小时挖掘,被困群众被找到,经确认,2名群众已经死亡。
7月13日12点多钟,延安市大砭沟文二村后沟400米处有一名残疾人被困。由于连日的暴雨使得山上道路和不少民房坍塌,大部分居民都已转移,但这残疾人因为行动不便仍在山上窑洞居住,因道路被掩埋,救援难度极大,延安消防人员利用多功能担架、救援绳索和二结拉梯立即赶赴山上进行救援,此时依旧雨水不断,被冲垮的路旁不断有沙石滚落,情况十分危急,救援人员把被困群众固定在担架上向山下转移,最终,这名群众被成功转移到山下安全地带。
7月13日16点钟,位于延安市东关街黑龙沟龙胜小学后山,因山体滑坡造成3人被困,情况紧急。消防官兵到达现场,经勘察发现,被困山上有2名老人和1名重病患者,居住的窑洞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急需撤离山下,但下山道路因滑坡无法继续通行,并有继续发生滑坡的可能,情况十分危险,且病重的群众下肢瘫痪无法行走。救援人员用担架将重病员固定牢后,利用拉拽大绳斜下的方式移至山下,同时将其余2名老人成功转移。
延安市消防支队队长鲁德现告诉记者,按照地质结构来讲,依山而建的楼房、土窑洞坍塌的情况较多,众多群众被困,还有群众因泥石流被埋压。此外,许多群众因山路坍塌而被困在山上,一时难以下山。得知这些情况,他们立刻出动官兵进行营救。
面对这次强降雨造成的灾情,延安消防支队立了20个抢险救援小组,从7月8日凌晨到7月18日8时,延安市消防部队共出动车辆179台次,官兵1282人次,参加抢险97起,营救被困群众80人,疏散转移群众1188人次。
鲁队长对记者说,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便紧急出动。他们首先搜救受灾群众,接着对滑坡地带进行排险。对有些还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的老百姓,他们积极做工作,用担架将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截至7月18日16时,延安市全市13个县区、156个乡镇、社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到58.14万人,延川、宝塔、安塞、延长、志丹、子长、吴起、宜川8个县区灾情最为严重。因山体滑坡、房屋倒塌,致使26人死亡,121受伤,共发生山体滑坡5799处,房窑倒塌10669间,其中,民房10428间,涉及4323户,严重损坏18450间,其中民房17955间,涉及8008户。农作物受灾47.9万亩。
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还损坏干线道路路面51.9公里、路基47.5公里、桥涵44座、县乡公路路面182.7公里、路基319.8公里、桥涵309座,农村道路路面478.4公里、路基554.2公里、桥涵551座。造成210国道延安至延川段、富县至甘泉段,206省道延安至安塞段,205省道延安至延长段道路一度中断。延安蟠龙段铁路路基滑塌,造成20余趟旅客列车临时停靠14到17小时,大批旅客被困。延安飞往各地的航班也一度被迫取消。
暴雨还造成延安全市有1683跟电杆倒杆,253处断线,1100余座变压器损坏、导致11万多用户供电中断。供水管网受损19.6公里,泵站受损27个,延川、延长、吴起、志丹、甘泉等5个县城供水管网受损,延川县城连续4天停水。13处天然气管线断裂,部分地区通讯中断,城市许多地方出现内涝。
7月12日志丹县杏河镇牛寨村长庆采油一厂输油管线破裂原油外泄,导致延安城区供水水源王瑶水库水质污染,7月14日志丹县吴堡中心社区双庙村长庆采油一厂单井管线破裂,泄漏原油2立方米,7月12日和15日,延长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安永线余家坪至永坪段先后两次断裂,发生原油泄漏,造成永坪河河流污染。
暴雨、泥石流造成受损淤地坝251处、水库16座、渠道3046米、灌溉输水管道1270米,12公里河堤垮塌。延安新闻纪念馆、新华社编辑部旧址、解放军编辑部旧址、陕北公学旧址等近百处革命旧址不同程度受损。
二、消防队苦口婆心劝老人转移 安置点课桌变床铺 出入严格需登记
陕西省延安市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这次降雨是自2002年以来,延安出现的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强降雨过程。降雨诱发的山体滑坡造成了27人遇难,公路、铁路运输也受到严重影响。如何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成为最重要也是最棘手的工作。
7月12日早上8点钟,延安市发布了撤离危险区域群众的紧急通知。加强对病险库坝、危窑危房、易滑坡地段、低洼易涝地段等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对在隐患区域居住的群众,特别是姚江居住在有隐患的土窑、石窑中的群众一律搬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对隐患排查和群众撤离工作实行包片、包村、包户、包人的办法,迅速全部撤离危险区域群众。
延安市水务局副局长马建民告诉记者,这次强降雨百年不遇,而群众已经对那里的生活产生了感情。在撤离过程中,宝塔区、兰家坪一带的老人都不愿意撤离。
7月17日,延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宝塔区清凉山的两位老人被困家中,但由于行动不便,一直不愿意撤离。
采访当天,市消防中队特勤中队队长刘权全对记者说,政府预计当晚会有大暴雨,甚至发生泥石流灾害,导致老人无法安全撤离,故要求他们在当晚之前把老人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一位担架上的老人已经94岁高龄,为了保证老人的安全,安置点的工作人工劝说家属把老人送往医院。
经过劝说,家属终于同意把老人送往医院安置,随后,老人被救护车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刘队长告诉记者,许多群众认为房屋不会发生围窑倒塌。但是根据他们对地质情况的勘察,认为房屋有倒塌的可能性,所以立即对群众进行了转移。据他们了解,有些房屋在群众撤离后就立刻倒塌了,而有些则是在群众撤离后的第二天倒塌。
在采访时,杨副市长对记者说,全市分别有一万多孔窑洞、民房倒塌,80%-90%是撤离中和撤离后发生的。由于他们及时地撤离,所以避免了一场重大人员伤亡事件。
截至7月18日,全市共紧急撤离群众16.6万人,其中,宝塔区撤离52889人。果断地撤离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但是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成为了另一个难题。
为此,杨副市长表示,能投亲靠友的群众可以投亲靠友,没有投亲靠友条件的他们将集中安置。
记者注意到,在安置点延安市东关小学,安置了附近危险区域转移下来的群众600人左右。下午5点半多钟,工作人员开始统一供应晚饭。
延安市北关小学是另一个安置点,学校原来的教师现在仍然担任班主任,而管理的学生变成了受灾群众,在那里,教师、社区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组成了分工严密的工作组维护安置点的正常运转。学校原来的教室,如今也变成了灾民的临时住所,课桌被拼成了一张张床铺。
宝塔区市场沟社区党总支书记艾莉娜指着一张床铺告诉记者,这张床一般睡两个人,大一点的可能要睡8、9个人。
艾莉娜负责那个安置点的工作,学校里安置了5、6百名受灾群众,每天她要做大量繁琐的工作。
艾莉娜告诉记者,老师们都非常辛苦,一般由两个老师轮班倒,共同负责一个教室。不仅如此,他们还负责每天打饭,以及群众的生活指导及帮助工作。遇到什么情况,都需要他们向学校汇报,与学校的办事处进行协调。
由于担心受灾群众擅自回到自家的危房中,安置点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他们给每位群众发了一个小牌,类似于身份证。出入安置点都要登记,需将每天出入的时间、地点、原因等写清楚。登记后,负责的老师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社区的山体警戒点处,那里有专门的人员监控群众是否按时返回。所以算下来,每个人请假要过四道关。
朱甜甜是这个安置点的一名志愿者,在当地她经营一家健身会所,延安发生灾情后,朱甜甜立即组织员工投入到救灾活动当中,近几天,险情渐趋稳定,撤离工作也基本结束,现在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安置点安抚受灾群众。由于灾情突如其来,集中安置的5、6万受灾群众每天的吃饭问题是当地政府面临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朱甜甜主动承担了协调这个安置点5、6百人一日三餐的任务,每天她都要联系当地餐饮企业为受灾群众免费提供饮食。
19号当天的晚饭已经联系好,但是安置点要组织安全培训并对各教室进行消毒杀菌,原本订好的5点半晚饭时间要往后推迟。晚上5点多钟,朱甜甜又赶到了提供晚餐的黄土情饭店。
朱甜甜和侯经理来到了饭店的后厨,饭餐已经基本齐备了。采访时,他们告诉记者,原材料在前一天的下午就已经采购完毕,确保了新鲜度。当天下午4点半便开始准备晚饭了。
5点半钟,黄土情饭店的送餐车准时出发,朱甜甜也开始往学校赶。她对记者说,每次顺利把饭菜发放下去的心情比她平时赚了多少钱都高兴。她最担心的是饭菜的卫生不达标,使得群众遭受病痛之苦,所以对卫生状况十分重视。
晚上6点多种,一份份热腾腾的饭菜被送到了北关小学安置点的受灾群众手中。
三:反思:贯彻落实“居民下山”工程 增加预报频率刻不容缓
目前延安市共设立了740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受灾群众近5万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全力保障受灾群众救灾物资供应,紧急下拨救灾资金6294万元,棉被31250床、帐篷5350顶,折叠床1700个,彩条布52.4万平方米,应急灯1700个,确保安置点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临时住所,有病得到及时救治。那么地处黄土高原,干旱一直以来都是延安的首要灾害,此次强降雨天气又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反思呢?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一直以来都是延安的首要灾害,然而今年7月以来,延安出现了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从未有过的暴雨天气,从7月1号到15号,除了6号以外,每天都有降水,7号以后更是出现了连阴雨,而通常延安的连阴雨出现是在9月份,7月份的降雨天气以强对流形式出现。
延安气象局局长赵榆飞指着台风的移动路径图告诉记者,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大陆,台风一直向西北方向移动导致高压一直维持稳定少动,致使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一直影响延安。而复合带就在河套上空。由此便形成了从7日到15日的连续阴雨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副热带高气压便会经常摆动,方向不定。
赵局长说,这次强降雨除了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也是前所未有的。过去1到16日这个时期的平均降水量是61.9毫米,而今年的雨量是历史同期平均雨量的8.1倍。就延川地区而言,历年来最大的一次降水出现在2005年,当时的降水量为159.1毫米,而今年的雨量是05年的3倍多。延川历年的降水量平均是470.4毫米,而仅这10几天的降雨量就达到了498.8毫米,简而言之,十几天下了一年的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暴雨并没有形成洪涝灾害,延安当地几条主要河流都远远没有达到警戒水位,而对老百姓生命和财产造成影响的其实是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
延安市土地局副局长韩继宏告诉记者,延安的地质结构属于湿陷性黄土地质结构,比较疏松,黏性较差,再加上百年不遇的暴雨,所以给延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损失也比较惨重。比如在1360多处的地质灾害监测点中,就有42处发生了变化,而新发现的滑塌有2290多处。
延安当地居民住宅很多是靠山而建、沿河而居,居住条件由历史形成,但也给这部分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
从2002年开始,国土部门就实施了灾害评估体制,但是这一制度对于民用住宅并没有强制性。
韩副局长对记者说,因为灾害评估针对的是大型项目的居民,所产生的评估费用比较高,成本比建房费用高出几倍,所以只能亲自到现场去看,在认为安全的地带建房。
由于没有强制性,加上费用较高,居民再自建住宅的时候,几乎没有主动申请灾害评估的先例,经过这次暴雨,针对这种情况,当地国土部门计划出台新的措施改善目前的状况。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出台一个政策,即严禁在山体危险地段审批居民住宅。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延安市就启动了“居民下山”工程和农村重点镇新型社区移民搬迁工程。杨副市长告诉记者,在制定实施避灾移民搬迁规划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个告别”,即告别窑洞、告别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告别高边坡和告别窄沟地段,保证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加快推进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杨霄告诉记者,经过这次强降雨天气的洗礼,延安要进一步增加预警预报频率,深刻汲取这次强降雨灾害的教训,坚定不移地实施山体居民下山工程,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损失。
半小时观察:
由于政府撤离工作措施得当、组织有力,人员伤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减轻,但是这次强降雨造成的财产损失重大。据初步统计,延安市受灾人口达到58.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1.9亿元。全市因灾死亡26人。而值得注意的是,这26人,几乎都是因为暴雨引发的窑洞垮塌,依山而建的房屋被山体滑坡冲倒,而失去了鲜活的生命。依山而建,靠山而居。这种在陕北世代习以为常的居住方式,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暴露出了它的弊端。暴雨肆虐后给延安人留下的,是对依山而居现状的重新认知和应对突发灾难的紧急处理。生命的脆弱让人们反思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与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