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多地高温来袭

长江防总1日发布长江流域旱情通报称,湖南、贵州、湖北、重庆等省市爆发干旱灾害,部分农业生产以及人畜饮水出现困难。为应对四地旱灾,长江防总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协调流域抗旱。

近日,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长江流域湖南、贵州、湖北和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据气象部门预测,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旱情有可能加重发展。

根据《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长江防总决定即日起,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要求相关省市加强抗旱组织领导,做好旱情监测分析,全力解决人饮困难,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科学调度水源工程,努力把旱灾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目前,贵州、湖北两省防指已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湖南省防指已将全省抗旱应急响应由III级提升为II级。四省市紧急动员,周密部署,积极应对,全力组织旱区干部群众抗旱减灾,确保旱区群众饮水安全,最大限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国家防总高度重视长江流域出现的旱情,及时派出4个工作组分别赶赴湖南、湖北、贵州、重庆等省市,协助指导抗旱减灾工作。前往湖北、重庆的长江防总目前仍在两地指挥抗旱。(记者黄艳)

上个月,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浙江、湖南、江西南部等地连续高温日数已达20—28天,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极值。

中国气象局7月30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预计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庆等地仍将出现较大范围高温天气。

南方43县市日最高温超40度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如果出现3天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则被称作“高温热浪”。而今年夏天,浙江、湖南、重庆等地高温持续日数达20天以上,足可以称得上是“热浪滚滚”。7月以来,高温天气覆盖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区、市)。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截至7月29日,南方共有43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

其中,浙江奉化(42.7摄氏度)、新昌(42.0摄氏度),重庆丰都(42.2摄氏度)、万盛(42.1摄氏度)最高气温都超过42摄氏度。上海、杭州气温也突破40摄氏度,刷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在高温日数方面,7月以来,江南及重庆高温日数17.9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18天、1971年1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7.8天。

其中,湖南、上海高温日数分别为18.9天和18.5天,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浙江高温日数19.1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20.2天);重庆高温日数为17.6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2006年19.3天、2001年18.1天)。

气象专家介绍,今年的高温形势与2003年相仿。2003年夏季,南方也经历了罕见的高温过程,高温时段从6月30日到8月11日,长达43天,多地气温刷新历史同期极值,长沙、福州、南昌的最高气温达到41摄氏度,杭州、重庆、武汉气温超过40摄氏度,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和江西中部等地达到40至43摄氏度。


“橙色”高温还将持续一周

中央气象台昨天上午10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当天白天,华北南部、黄淮西部、江淮大部、江汉、江南、华南中北部、贵州东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西南部、河南中部、湖北西北部和南部、江南中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江苏南部、上海中部、浙江中北部、湖南中部、湖北东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和南疆盆地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浙江等地更是持续一周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最近一周,杭州最高气温连续超过40℃,创60多年来高温极值。

中国气象局7月30日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也是有史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最高级别的高温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已连续5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庆等地仍将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日数可达5至8天,部分城市可突破高温历史极值。

黔浙鄂湘旱情蔓延拉响预警

持续高温少雨正在给一些地区带来旱情。截至目前,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中已有78个出现不同程度干旱。记者从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1日至29日,浙江全省平均降雨量仅为4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74%,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浙江省防指于29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准备。湖北省大部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加剧了部分地区的旱情,导致受旱农田增至430万亩。据预测,未来一个月湖北还将出现极端高温,旱情呈现蔓延之势。

湖南省气象台7月29日发布今年首个干旱橙色预警,全省33县市已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16县市达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高温加剧,湘中、湘东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41摄氏度,抗旱形势严峻。另据了解,与历史同期均值比较,截至7月28日,今年以来湖南省平均降雨偏少18%。特别是7月以来,全省平均降雨仅30.5毫米,不到历年均值的30%。


【上海】

高温日数破纪录

上海中心气象台29日8时20分发布橙色高温预警。据悉这是上海今夏第26个高温日,也是7月以来第24个高温日,超过了徐家汇站有气象记录以来7月最多高温日数。

预计本周上海仍逃不开高温的“折磨”,暑热尚无明显缓解迹象,最高气温将持续维持在39℃左右。

【重庆】

红色预警四连发

7月25日至28日,重庆已连续四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多地出现40℃以上高温。上周六正值重庆国际音乐啤酒节开幕,上万人畅饮冰啤来消暑。

重庆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尽管部分地区将迎来降雨,但大部地区仍以晴热高温为主,多地还将出现40℃的高温。

【长沙】

七月高温“大满贯”

长沙从6月30日起持续高温,连续32天拉响高温预警,在过去的7月实现了高温大满贯,高温晴热天气正不断创造新纪录(原最长2003年仅24天)。

7月31日上午,湖南省气象局拉响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提醒公众防御高温危害。目前,全省气象部门已进入高温干旱Ⅱ级应急响应状态。

【安徽】

8月“烧烤”再升级

7月以来,安徽省气象台连续14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安徽的“烧烤天”让人难熬。据气象专家预测,未来几天安徽的高温强度只增不减,火热8月即将揭幕。

气象专家预计,8月1日后,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再次加强,安徽全省最高气温将进一步上升,可达37℃—39℃,局部地区超过40℃。


相关链接

热射病年轻患者增加 男子中暑体温计爆表

沪上多位急诊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和往年相比,今年中暑病人大幅增加,不过与以往多是老年人中暑相比,今年出现了不少年轻人在闷热不通风、无空调的地方上班而被热射病侵袭的案例。而记者日前从上海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年夏天中暑患者明显增加,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患者已有10余人,其中室内中暑患者占三成以上。

上周六下午,瑞金医院急诊室内,一位34岁的年轻人被送医抢救。这位年轻人一早还在青浦的一家工厂上班,到下午三四点时开始高烧、意识不清。到医院后,专家们发现,这位年轻人情况危急: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异常、呼吸功能受到影响,正是热射病的症状。专家们一方面紧急给病人物理降温,一方面紧急插管用上呼吸机。经过抢救,目前这位年轻人生命体征稳定。

第三人民医院出现了两例热射病死亡的病例。另据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的消息,截至7月30日17时,这家医院已有3名患者因热射病死亡,还有2名患者生命垂危。

29日,绍兴嵊州一晕倒男子被送到医院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表当场爆表,经抢救后该男子最终不治身亡。

29日中午,绍兴嵊州市一男子被发现倒在该市城西转盘附近,路人急忙打120,将他送入嵊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该男子姓吴,36岁,是贵州籍来嵊务工者。

“当天中午12:30他被送至医院,已神志不清,体温完全测不出来,达到42度以上。”30日,嵊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张护士长告诉记者,送至医院时,吴某的心率达到了142次/分,呼吸达到了36次/分,血压则降到了79/34,处于深昏迷状态,同时双下肢出现很明显的浮肿。至下午2时30分,该男子呼吸心跳停止,不治身亡。


专家解读

何为热射病日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属于重症中暑。该病通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的天气。

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患者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现象,死亡率高达40%至50%。

日射病,仅与阳光直接照射有关。由于在阳光下暴晒过久,头部缺少防护,突然发生高烧、耳鸣、恶心、头痛、呕吐、昏睡、怕光刺激等现象,这便是日射病。严重的日射病也能致死。

症状:产生高度的意识障碍,体温上升至40℃以上,不明显地流汗,皮肤干燥。

罕见高温三大成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分析了连日来各地罕见高温的三大成因。

何立富说,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夏季天气的主要系统。今年不仅副高控制南方地区的时间长,副高本身的强度也偏强,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台风来与副高对抗,这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他说,造成这种罕见高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首先,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天气潮湿闷热。

其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往年七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还处在梅雨季节,而今年由于出梅早,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再加上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导致气温持续攀升。

造成高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截至目前,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副热带高压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天气也呈现出热一阵、台风来后又降温的天气形势,即间歇性高温。而今年台风影响偏南,主要在台湾海峡和南海一带活动,导致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内陆,高温长期“煎熬”着长江中下游一带。(本报综合报道)

7月31日,上海最高温达39℃。保洁工何守安冒着酷暑为列车保洁。记者 屠知力摄

7月31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六天发布最高等级的高温橙色预警,同时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此前一天,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自《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以来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高温应急响应分为Ⅳ级、Ⅲ级、Ⅱ级三个级别,Ⅱ级为最高级别。

仍将持续的高温热浪,可能造成哪些影响?各部门应该如何应急响应?记者31日采访了中国气象局专家。

高温仍将持续一周以上

进入7月以来,江南、江汉、江淮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气象部门预计,未来10天,江南、江淮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7至9天,局地日最高气温可达40℃至41℃。

中国气象局专家指出,当前正值秋收作物生长关键期,也是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用电旺盛期,未来一段时间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将会对生产、生活及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

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水稻、玉米、棉花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未来持续高温少雨,可能导致稻田用水不足、一季稻穗小粒少、空秕率增加,晚稻有效分蘖减少,玉米授粉不良、秃尖比例高、籽粒不饱满,棉花落花落铃增加、伏桃减少,柑橘果实偏小,蔬菜品质和产量下降。

对水资源的影响:江南及贵州、重庆等地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溪河断流、库塘干涸,可用水源减少,人畜饮水困难可能加剧。

对供电的影响:未来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将使空调降温、农田灌溉等用电需求大幅增加,水力发电量减少,工农业生产用电供需矛盾可能加剧。

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未来持续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的发病率进一步上升,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和死亡率增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面对高温各部门职责分明

高温气象灾害出现后,各部门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印发的《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对各部门如何应急响应分别作出了规定:

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高温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电力部门注意高温期间的电力调配及相关措施落实,保证居民和重要电力用户用电,根据高温期间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和电力供需情况,制订拉闸限电方案,必要时依据方案执行拉闸限电措施;加强电力设备巡查、养护,及时排查电力故障。

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做好用水安排,协调上游水源,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建筑、户外施工单位做好户外和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暑工作,必要时调整作息时间,或采取停止作业措施。

公安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管理,提醒车辆减速,防止因高温产生爆胎等事故。卫生部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事件。农业、林业部门指导紧急预防高温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影响。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中国气象局专家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是需做好抗旱工作。未来一段时期,湖南、贵州等地旱情将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开源节流,确保人畜饮用水和生产用水。二是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江淮、江汉一季稻正值需水关键时期,田间应保持一定的水深,以水调温,防止高温热害影响一季稻抽穗扬花。江南和华南各地要抓紧收获早稻,并适时移栽晚稻,遇高温天气时应注意以水调温,促进禾苗早生快发。三是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持续高温天气将加剧用电紧张程度,相关部门需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工作,保障生活生产用电。四是需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高温将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相关部门需做好高温中暑防御及卫生防疫工作。五是做好城市和林区防火工作。高温天气条件下可燃物增多,极易引发城市和森林火灾。

 

中央气象台8月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今天白天,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西部、贵州东部、重庆、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湖北东北部和南部、江南中北部、重庆中南部、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湖南中北部、湖北东南部、重庆东南部和南疆盆地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全国高温区域预报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媒体应加强防暑降温保健知识的宣传,各相关部门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

昨从湖北省防办获悉,截至30日统计,全省受旱农田达414.8万亩。

襄阳、随州、荆门、孝感、宜昌、咸宁等6市的25个县市受旱,有29.6万人、4.6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与上周相比,受旱农田增加232.2万亩、人畜饮水困难数分别增加13.4万个、0.77万头。

目前,旱区共有25.5万人参加抗旱田管,地方财政投入1.4亿元,出动抗旱设备2.9万台套,开启659座水库放水、泵站2320处提水、沿江骨干涵闸32座引水、机电井8620眼抽水、出动拉水车1.41万辆次送水,共灌溉196.8万亩农田,临时解决25.16万人、3.8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分别占受旱的68%、85%、82%。

省防办昨日通知要求抓紧抢引两江过境客水增水补水,并派出两个专班分赴襄阳、随州、孝感、咸宁等地帮助工作。(记者 张爱虎、通讯员又欣、文娟、实习生 志坚)

新华网武汉7月31日电(记者余俊杰、沈翀)武汉中心气象台通报,火炉武汉今夏的高温预计将持续到8月8日,高温日数有望打破本世纪最长纪录。目前湖北省气象局已启动高温灾害II级应急响应。

气象资料显示,7月23日至今,湖北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省级共发布黄色高温预警信号2期、橙色高温预警信号4期。全省大部分地区高温33-37摄氏度,极端高温37-39摄氏度。

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龙利民说,自23日以来,武汉已连续8天高温超过35摄氏度,8月2日以后,热度可能进一步升级,全省高温将达38-39摄氏度,局部地区超过40摄氏度。

从最新气象资料看,本轮“热浪”会持续至8月8日。而本世纪以来,武汉最长的一轮高温热浪是去年夏天的13天,今年将打破这个纪录。

面对持续高温,湖北省气象局在30日13时首次启动湖北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高温)II级响应命令,要求各相关单位全程做好实时监测、滚动预报、准确预警、跟踪服务和影响评估工作,随时上报出现的各类重大突发事件。

专家提醒,连日的高温天气,极易引发中暑。户外工作者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不要在室外烈日下工作。如果发现有中暑前兆,一定要及时就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个月,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浙江、湖南、江西南部等地连续高温日数已达20~28天,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极值。在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如果出现3天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则被称作"高温热浪"。而今年夏天,浙江、湖南、重庆等地高温持续日数达20天以上,足可以称得上是"热浪滚滚"。

假如现在把一张气温图展开在眼前,表示高温的红色就像一滩打翻了的火锅红油,倾倒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几天,有试验在地上煎鸡蛋的,有在大理石地面上烤熟五花肉的。29日,江苏镇江一辆运送鲜鱼的货车因为操作不当翻车,三万斤活蹦乱跳的鱼儿洒满路面,由于高速路面气温太高,大部分的鱼儿捡着捡着就"烤熟"了!难怪有人戏称,现在三分之一的中国已经开启了"烧烤模式"。

这天气究竟还要热多久?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气象分析师何立富,他说,高温天还将持续下去。

何立富:南方地区这种高温天气还会持续,特别是在八月上旬还会持续下去,比如3号到8号前后,可能一些地方高温强度会有所加强。北方在黄淮和华北这一带的高温是间歇性的,比如华北的京津、河北、山东、河南一带的高温是间歇性的。主要高温集中在黄河以南地区,苏皖南部、湖北以及江南地区,还有四川盆地东部和重庆、贵州。主要一些大城市,像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以及武汉、重庆等地,持续高温的日数最长,而且高温强度也很强。 (记者李赢 实习记者张程)

记者30日从上海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年夏天连续高温,中暑患者明显增加,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患者已有10余人,其中室内中暑患者占三成以上。

记者从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获悉,截至30日17时,这家医院已有3名患者因热射病死亡。

连日来,闵行区中心医院已经收治了10名较严重中暑患者,除3名患者已经死亡外,还有2名患者生命垂危,正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包括物理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生命体征等。

院长郑民华告诉记者,死亡患者均为中老年人,送至医院时已经神志不清、高热,医院开辟绿色通道进行抢救,但终因症状严重而不治。

医生表示,夏日炎炎,市民应注意降温通风,补充水分。

7月28日,中国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数百中外游客前往朝阳公园海洋沙滩节在水中尽享夏日清凉。当日,北京发布今夏第二个高温橙色预警。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网7月31日电综合报道,连日来,全国多地“热情”难耐。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

中国气象局宣布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自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以来,气象部门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Ⅱ级为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预计,预计未来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并加强,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江南东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9℃的高温天气。

多地出现极端高温事件

上海已有10余人非职业性中暑死亡

在马路上煎蛋、烤鱼的景象,近几日已不是奇闻。网友戏称,三分之一个中国进入了“烧烤”模式。截至29日,全国有43个市县日最高气温超过40℃,53个市县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7月1日—29日,江苏、上海、浙江、重庆、新疆等14个省(市、区)有67个气象观测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其中,江苏、上海、浙江、重庆、贵州、新疆6省(市、区)有25个城市或县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

持续高温对人体健康、电力供应、水资源、农业生产等产生了一定影响。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今年7月鄱阳湖、洞庭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5%和29%。7月29日全国气象干旱监测显示,贵州大部、湖南中西部、重庆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

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息,今年夏天连续高温,中暑患者明显增加,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患者已有10余人,其中室内中暑患者占三成以上。

医生表示,夏日炎炎,市民应注意降温通风,补充水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7月30日,一市民穿着清凉装正在等待乘车。当日,重庆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重庆市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巴南、璧山、江津、永川、綦江、涪陵、丰都、石柱、秀山等区县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武隆、彭水、万盛日最高气温将升至39℃以上。中新社发陈超 摄

各地出对策应大“烤”

据了解,全国共有20多个省份发放高温津贴,江苏、重庆等地采取措施以确保高温天气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9日发出紧急通知,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北京、天津等地公交公司为司机们供应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品,浙江杭州调整高温酷暑时段环卫工人工作时间,加强环卫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频次,以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供工间休息用房,安排一线环卫工人休息。

专家提醒,高温持续横行,江南等地用电量急剧增加,相关部门要注意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贵州、湖南、浙江和重庆等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应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同时加强火源管理,做好城市和林区防火工作。

面对“史上最热夏天”,民众纷纷发挥创意,希望安度酷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黄鸣阳选择了技术含量颇高的降温手段:用纱布、皮管和吊瓶组装了一套空调扇。他的同学有的准备购买水泵制作循环水蒸汽降温床垫,有的打算购买加湿器制作床头摇臂空调扇。网友纷纷称赞道:“炎热的夏季将校园逼出了许多‘大神’。”

8月份高温天气将持续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预计,未来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并加强,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江南东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9℃的高温天气。而华北地区高温不显著,北方的降雨可能会比较多。

至于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何时结束,还要根据8月中旬的天气形势来判定,并进行跟踪预报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专家解读罕见高温三大成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分析了连日来各地罕见高温的三大成因。

何立富说,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夏季天气的主要系统。今年不仅副高控制南方地区的时间长,副高本身的强度也偏强,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台风来与副高对抗,这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他说,造成这种罕见高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首先,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天气潮湿闷热。

其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往年七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还处在梅雨季节,而今年由于出梅早,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再加上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导致气温持续攀升。

造成高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截至目前,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副热带高压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天气也呈现出热一阵、台风来后又降温的天气形势,即间歇性高温。而今年台风影响偏南,主要在台湾海峡和南海一带活动,导致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内陆,高温长期“煎熬”着长江中下游一带。

提示

高温天“八项注意”

一要注意在户外工作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忌在太阳下长时间裸晒皮肤,最好带冰凉的饮料;

二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疾走。从外面回到室内后,切勿立即开空调吹;

三要尽量避开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一时段出行,应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分;

四要注意饮食卫生;

五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

六要注意对特殊人群的关照,特别是老人和小孩,高温天容易诱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小儿不良症状;

七要注意预防日光照晒后,日光性皮炎的发病;

八要注意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怀疑是中暑早期症状,立即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多地高温持续破纪录8月份部分地区可能更热

7月以来(7月1日—29日),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都突破了历史纪录。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宣布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自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以来,气象部门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Ⅱ级为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

高温天气可能继续发展

气象部门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

7月30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发命令,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这是自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以来气象部门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Ⅱ级为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

即将过去的7月,江淮、江南、重庆等地高温持久,酷热难耐。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南方持续近一个月的高温天气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发展。8月上旬至中旬前期,河南东南部、湖北、安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重庆、贵州东部、福建中北部等地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部分地区高温强度将可能超过前期。

30日18时,中央气象台连续第五天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橙色预警。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当中央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且预计未来3天预警区的大部地区仍将连续达到高温黄色预警以上标准,可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按照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各部门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相关省(市)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进入相应应急响应级别。各单位将严格按照职责,及时公布高温实况,准确发布高温预警,提醒公众做好防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多地出现极端高温事件

25个气象站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高温天气出现范围覆盖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的19个省(区、市),其中,高温日数持续20天以上的区域达到18.9万平方公里。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7月以来,江南及重庆高温日数17.9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18天,1971年17.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7.8天。

其中,湖南、上海高温日数分别为18.9和18.5天,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多;浙江高温日数19.1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多(2003年最多,20.2天)。  

7月以来,江南及重庆等地最长连续高温日数普遍达5—10天,其中浙江中部、湖南中部最长连续高温日数达10—15天,湖南中部局地最长连续高温日数超过15天,湖南长沙、衡山、安仁达到29天。也就是说,进入7月以来,这些地方一直处于高温天气状态。湖南、浙江、上海、江苏等8省(市)有70个站发生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19个城市或县站连续高温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7月1日—29日,江苏、上海、浙江、重庆、新疆等14个省(市、区)有67个气象观测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其中,江苏、上海、浙江、重庆、贵州、新疆6省(市、区)有25个城市或县站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历史极值(如图)。截至7月29日,南方共有43个县市日最高气温超过40℃。

持续高温对人体健康、电力供应、水资源、农业生产等产生了一定影响。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今年7月鄱阳湖、洞庭湖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减少25%和29%。7月29日全国气象干旱监测显示,贵州大部、湖南中西部、重庆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

今年高温形势与2003年相仿

近期国外一些地方也遭遇高温袭扰

中央气象台专家表示,今年的高温形势与2003年相仿。2003年夏季,南方也经历了罕见的高温过程,高温时段从6月30日到8月11日,长达43天,多地气温刷新历史同期极值,长沙、福州、南昌的最高气温达到41℃,浙江中南部、福建北部和江西中部等地达到40—43℃。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介绍,近期国外一些地方也遭遇了高温袭扰。7月6日—14日,英国遭受了自200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袭击,白天温度持续超过30℃,17日西南部最高气温32.2℃,热浪造成人员死亡;27日,德国最高气温达到39℃,上百人中暑入院;同日,意大利气温同样逼近40℃,14座城市发布了高温橙色警报。法国、波兰等国也出现了酷暑高温,部分地区温度都超过了35℃,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明显偏高。

另外,7月7日—14日,日本遭高温热浪袭击,最高气温突破39℃,造成41人死亡。7月16—17日,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遭高温热浪袭击,最高气温达到了37.8℃,造成至少6人死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专家解读

高温何时结束尚难判定

7月以来,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造成这些地区“高烧不退”的原因是什么?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

记者:造成此次大范围持续性高温的原因是什么?

何立富: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首先,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因此天气潮湿闷热。

其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往年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还处在梅雨季节,而今年由于出梅早,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再加上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导致气温持续攀升。

另一个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截至目前,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副热带高压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呈现出间歇性高温。而今年台风影响偏南,主要在台湾海峡和南海一带活动,导致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内陆,所以长江中下游一带长时间高温就在情理之中了。

记者: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什么时候结束?

何立富:预计未来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并加强,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江南东部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9℃的高温天气。而华北地区高温不显著,北方的降雨可能会比较多。

至于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何时结束,我们还要根据8月中旬的天气形势来判定,并进行跟踪预报服务。

中新社长沙7月30日电 (记者 傅煜)7月以来,饱受高温煎熬的湖南“喊渴”声四起。湖南省民政厅30日9时最新统计,此轮干旱灾害共造成湖南邵阳、常德等地201.4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1029.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4.8亿元人民币。

本月初,湖南多地开始高“烧”不退,并愈演愈烈。湖南省气象台专家周慧30日分析称,此轮高温波及范围居1981年以来同期之首。29日,除湘西南外,湖南共有46县市被囊括进37℃以上高温范围。

此外,高温持续时间之长、极端最高温之高也十分罕见。7月1日至29日,衡阳、长沙、郴州最长高温持续时间均达29天,位于历史同期第1位,达到重度高温热害标准。29日,张家界慈利县出现40.5℃的极端最高气温。

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各地旱情发展迅猛。湖南省民政厅称,7月以来发生的干旱灾害造成邵阳、常德、怀化、湘西、衡阳等14市(自治州)112个县(区、市)901.1万人受灾,116.7万人需生活救助;饮水困难大牲畜53.2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1029.6千公顷,其中绝收147.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4.8亿元人民币。

罕见高温影响着民众正常生活,并引发极端事件。据此间媒体报道,28日,长沙一36岁父亲为挣钱给女儿治病,在高温中工作38天后猝死梦中。次日正午,当地又一84岁老人中暑倒地身亡。120医疗救护接警数据显示:7月1日至今,长沙市120与长沙县120中暑接警分别达145次和40次。

29日,湖南省气象局启动今年首个干旱应急响应,预计未来三天湖南大部仍将延续晴热高温模式,湖南北部、中东部局地温度可达40℃。(完)

浙江新疆“高烧”不退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预警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网站

中新网7月30日电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30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河南北部、河北西南部、北京南部、湖北中南部、江淮、江南、广东中北部、广西东北部、贵州东部和北部、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中北部、重庆西部、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有37~39℃,浙江北部和东部、南疆盆地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由于全国强降水范围缩小,强度减弱,中央气象台于7月30日06时解除暴雨蓝色预警。但未来24小时,黑龙江西部、辽宁东部和南部、江苏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大雨,其中,辽东东南部、江苏北部、云南南部和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暴雨(50~90毫米)。

30日多云转阴,甘肃岷县漳县震区及天水灾区傍晚前后有雷阵雨(5~10毫米);31日~8月1日,震区31日午后开始有雷阵雨转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10~20毫米,局地25~40毫米)。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7月30日08时至31日08时,黑龙江西部、辽宁中东部、苏皖北部、云南大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辽宁东南部、江苏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暴雨(50~90毫米),上述地区局部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7月31日08时至8月1日08时,西藏东南部、甘肃南部、陕西西南部、华北东北部、黑龙江西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广东南部沿海、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盆地西南部、华北东北部、云南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暴雨(50~90毫米),上述地区局地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8月1日08时至8月2日08时,西藏东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东北部和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北部、四川南部和盆地地区、云南西部、广东大部、海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黑龙江西部局地、山东西部和东北部、四川盆地北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海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暴雨(50~90毫米),上述地区局地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防御指南: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

3、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5、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

6、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7、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7月28日,一名小朋友在杭州市青少年宫的喷泉水柱间嬉戏消暑。李 忠摄(新华社发)

  上万名游客在位于四川省大英县的“中国死海”,玩水上漂浮,纳凉避暑。钟 敏摄

“看看温度表去三亚海边避暑,这里好凉快!”日前,许多网友在微博上转发评论,还有人在网上晒出“马路边石头上煮熟的鸡蛋”、“在阳台上被晒焦的被子”等照片。

7月28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四天发布最高等级的“高温橙色预警”,北京、天津、重庆、上海等地出现高温酷暑天气,杭州、重庆气温再次突破40℃。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热到电表超载

日前,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中国气象”发布内地新“四大火炉”,福州成为高温王者,重庆、杭州、海口分列其后。人们对这份榜单的新鲜劲还未过去,一股股持续的热浪使中国的大多城市化身“火炉”。

进入7月以来,中国的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高温区域覆盖19个省区市,面积达317.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约1/3的国土面积。全国42个市县纷纷刷新高温纪录,截至24日,长沙已连续25天高温,打破当地史上连续高温日最长纪录;杭州更是以40.4℃高温创下1951年以来当地气温最高纪录。

受高温影响,浙江、上海、安徽、江西、重庆等地用电负荷剧增。江苏统调用电最高负荷创下7738万千瓦的历史新高,7月份已4次刷新历史纪录。安徽全省最大用电负荷今夏连续6次破纪录,电力供需形势趋紧。宁波电网最高负荷有史以来首次跨越千万大关,达1003.33万千瓦,日用水量突破130万吨,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热浪还有一周

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如果出现3天以上的连续高温天气,则被称作“高温热浪”。而今年夏天,浙江、湖南、重庆等地高温持续日数达20天以上,称得上是“热浪滚滚”。

“今年全国多遭遇长时间的高温天气,这是不太正常的。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7月26日,全国有53个县市出现高温事件。”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张芳华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与常年同期比较,今年高温的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强度也更大。”

张芳华解释,像江淮、江南、江汉到四川盆地东部这一带,长期以来受副热带高压环流的控制,空气明显增温,天气晴朗少云,没有明显降水,温度就比较高。而今年,我国的雨带过早北移,所以副热带高压控制江南地区开始的时间比往常早,持续的时间就长,导致了目前这种高温不断的情况。

未来10天,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江南、江淮以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持续,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华东等地的最高气温还将超过39℃。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各出对策应大“烤”

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积极应对高温“烤”验。

据了解,全国共有20多个省份发放高温津贴,江苏、重庆等地采取措施以确保高温天气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9日发出紧急通知,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时,应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北京、天津等地公交公司为司机们供应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品,浙江杭州调整高温酷暑时段环卫工人工作时间,加强环卫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频次,以降低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供工间休息用房,安排一线环卫工人休息。

 

进入7月以来,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高温区域覆盖19个省份、约1/3的陆地国土面积;42个市县连续高温日数突破7月的历史纪录。

中央气象台连续四天发布最高级高温预警

7月28日,北京、天津、重庆、上海等地出现高温酷暑天气。杭州、重庆气温再次突破40℃。浙江奉化连续第五天气温超过42℃,以42.4℃的气温再度居于全国高温排行榜首位。

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进入7月以来,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高温区域覆盖19个省(区、市),面积达317.7万平方公里、约1/3的陆地国土面积;浙江、重庆、上海、湖南等地最高气温达40—42℃,42个市县连续高温日数突破7月的历史纪录。

气象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高温标准。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称为高温。按照《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高温预警分三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表示。

28日18时,中央气象台连续第四天发布最高等级的“高温橙色预警”:预计29日白天,黄淮西南部、江汉中南部、江淮、江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浙江中北部、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偏强且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是高温“元凶”

盛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出现高温酷热天气,是我国夏季热浪袭击的“重灾区”。一般年份,梅雨季节过后的7、8月份都会出现20—30天的高温天气,梅雨期短的年份,高温日数可超过40天。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介绍,今年进入主汛期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23日进入梅雨期,6月29日“出梅”,较常年(最近30年)偏早11天,梅雨量470.5毫米,较常年偏少62.3%。此后,随着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主雨带进一步向北扩张,华北、黄淮及东北地区进入多雨时段。华北雨季于7月9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2天,主雨带位置较常年明显偏北。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认为,这个季节南方出现高温是正常的天气现象,但一些地方遭遇这么长时间的高温天气,不太正常。他解释说,今年我国的雨带过早移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长,高温持续得久。

副热带高压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所控制地区会出现晴热天气。专家认为,偏强而且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是我国近期高温的“元凶”。

未来10天,江南、江淮等地持续高温

连续的高温天气,让不少人戏称当地已经进入“烧烤模式”。7月28日,北京、南京等地阳光炙烈,为了防晒,一些行人外出时戴上帽子、墨镜、披肩等用具,全副武装;在南京、杭州等地,市民纷纷来到地下通道、商场、游泳池等处避暑。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至37℃。炎热天气持续的时间过长,会给肌体的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气象专家提醒,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受高温影响,浙江、上海、安徽、江西、重庆等地用电负荷剧增。江苏统调用电最高负荷创下7738万千瓦的历史新高,7月份已4次刷新历史纪录,安徽全省最大用电负荷今夏连续6次破纪录,电力供需形势趋紧。

高温天气还给湖南、贵州等地带来严重旱情,目前已经持续一个多月。湖南怀化7月份降雨量为历史最小值,多处江河水位创下历史最低纪录,54座水库干涸,57条溪河断流,100万亩农作物面临减产乃至颗粒无收的局面,12.01万人和2.95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江南、江淮以及重庆等地高温天气持续,部分地区高温日数可达5—8天。其中,8月1日至5日,华东等地的最高气温还将超过39℃。

(综合本报记者刘毅、申琳、叶琦及新华社报道)

进入7月,烈日炙烤南昌,35℃高温已是家常便饭。最近两天,气象部门还拉响了高温橙色预警。不但市民感到酷暑难耐,连鸟儿中暑的现象也频频发生,还经常出现鸟儿飞入百姓家蹭空调的趣事。不过,一个好的现象是,南昌今年中暑的人比往年减少。

鸟儿中暑坠地现象频发

7月25日,南昌的气温持续攀升,达到了酷暑级别。就连轻轻吹拂的南风,也似乎冒着热气,走在户外就像走进火炉里。在这种天气,遭罪的不仅是人类,树上的鸟儿也热得中暑。

当天中午,在省农科院生活区内,一只白鹭从树上一头栽下,在地面上扑腾着,再也飞不起来。一名兽医观察了一番之后说,白鹭出现了明显的中暑症状。

在南昌市沿江路,也传出鸟儿突然坠地的事。“一只不知名的鸟从树上直接落在棋盘上,挣扎着,站立不稳。”在八一大桥附近下棋的一名老者说,这两天有不少人看到鸟儿掉到马路上。

“高温天气不仅会让人中暑,也会让鸟中暑。”据动物专家介绍,鸟的皮肤没有汗腺,羽毛又有良好的绝热性能,所以当外界温度接近鸟的血液温度时,鸟体就几乎散不出一点热,鸟儿就会出现昏迷、短时间抽搐等现象,不及时救助的话很快便会死亡。

小鸟飞进百姓家蹭空调

没有汗腺的鸟儿,热不起躲得起。天气持续高烧不退,人们躲在空调房里不愿出门,就连翱翔在空中的小鸟也扛不住了,有的竟飞到市民家里避暑。

7月24日中午,天气闷热,一只小鸟飞到红谷滩新区一诊所避暑,在药柜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当时我正在桌前打瞌睡,诊所半边玻璃门没关,这只小鸟可能感受到了屋内空调的凉意,不怕生疏飞了进来。”涂医生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小鸟飞进来后,一点也不安分,左飞飞右跳跳,好像在召唤伙伴赶快进来避暑。涂医生怕影响患者,用扫把驱赶了一次,然而几分钟后它又扑腾扑腾飞了进来。直到傍晚时分,这只鸟儿才飞了出去。

据了解,为了防止动物园鸟类中暑,管理人员采取了在饲料中加入防暑药物、保持鸟巢通风透气、降低饲养密度等多种措施,帮助鸟儿们避暑降温。


预防措施好人中暑少了

天气热,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也多起来了。资料显示,每年7月,南昌市120急救中心每天出车100余次,其中中暑患者每天有3例。2010年7月7日至13日的一周时间内,南昌市就有34人因高温中暑从高空坠落致伤,其中大多数人是顶着高温施工的农民工。

据省人民医院有关人员介绍,最近两个月,因中暑到该院就诊的人数不超过20人,以户外高温下作业的年轻人居多,不过和去年相比略有下降。在南昌其他医院,今年夏季中暑人数也呈下降趋势。专家分析,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工作环境越来越好,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易中暑人群工作时间相应缩短,或错开高温上班;另一方面是因为《劳动保护法》逐步完善,各个社区的卫生服务站初具规模,为保障户外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法律保障。

一些人认为中暑的原因就是“热”,而冰啤酒被误认为是“解暑饮料”。医生告诉记者,中暑的人本来心率就快,酒精会使血管扩张,进一步加快心率,喝啤酒不仅不能解除中暑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高温天气下最好不要饮酒。(徐黎明实习生 吴寒)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