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青海西宁路面塌陷事故72小时直击

2020-01-17 07:06:41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西宁1月16日电 题:青海西宁路面塌陷事故72小时直击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1月13日17时30分许,青海省西宁市南大街长城医院门前突然发生路面塌陷。从事故发生截至记者发稿的1月16日17时30分许,已过去72小时,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失联、17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紧密配合,争分夺秒搜救失联人员、救治受伤人员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当地政府部门发布的消息,目前已找到9名遇难群众遗体,搜救仍在继续。

千名救援人员与时间赛跑,搜救仍在继续

13日17时30分左右,西宁市南大街长城医院门前的公交车站,一辆刚刚停靠站点的17路公交车正在上下乘客,路面突然发生坍塌,公交车上和正在车站候车的部分乘客跌落塌陷坑中。就在部分群众展开救援和自救过程中,发生二次塌陷且塌陷坑中发生疑似燃爆。

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城中供电中心副主任窦巍告诉记者,南大街路面塌陷,公交车砸向敷设有10千伏高压电缆的电力排管,直接致使电缆排管断裂、电缆本体主绝缘严重受损,造成电缆短路并产生弧光,这是产生疑似燃爆声音的原因。

事故发生后,当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应急救援、公安、医疗等1000余人,救援车辆30余辆,成立8组救援队按不同专业分工展开搜救,水电气等相关部门切断了供应线路。考虑到事故发生的地下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防工程,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应急救援部门立即将塌陷地附近长城医院楼上的人员全部转移。

截至13日21时,现场救出的13名伤者均被送往附近的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救治。在展开搜救的同时,综合视频资料对比、群众报案等线索对失联人员进行确认。

西宁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左西胜介绍说,事故发生后,找到失联人员是首要任务,救援行动投入了青海最好的救援设备。

据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郭伟介绍,医疗救援部门共救治伤员17名,其中,收住入院16名,门诊治疗1名。住院伤员中,1名因腰椎骨折,需择期进行手术,其余均为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

“医疗救援部门对所有伤员均采取专家、医生、护士三对一救治,同时,安排心理援助专家同步对伤员及家属开展心理干预工作。”郭伟说。

截至1月16日17时30分许,救援部门已经对找到的9名失联人员遗体进行DNA比对,剩余1名失联人员仍在搜救中。

因救人导致脊柱损伤的孙万红是一名退役军人。当天下午事发时,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家刚好路过。面对灾难,孙万红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救人,拉住了紧紧扒在深坑边缘的一名小孩和一名少年,但突如其来的二次塌陷将他卷入深坑。

除了孙万红,很多群众和消防员都奋不顾身投入救援:西宁市湟中县职业教育中心的语文老师张宏礼,在拽住一名女性呼救者后,随着第二次塌陷也陷入深坑;一名消防救援队员的鞋子掉了,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环境中光着双脚坚持搜救……

原因尚未最终确定

目前,西宁市南大街路面坍塌事件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尚未最终确定。

根据当地政府网站相关信息,西宁各区县近年曾发生多起路面塌陷事件。塌陷原因主要归结为“近日连续降水致使路面下沉,管道基础局部沉降,导致了一条供水主管道发生自然爆裂,造成路面塌陷”“开挖实施排水管道铺设工程,由于该工程结束后已到冬季,气温低造成回填处出现了沉降,同时近期我市雨水量大,其部分路面出现塌陷现象”等。

“西宁市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合部,土质绝大多数是湿陷性黄土,吸水易软化、流动,形成凹陷。”西宁市一名相关行业专家分析认为,西宁市是一个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的城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水往低处流,地下水位不断升高,导致湿陷性黄土变形进而毁坏路基结构。

一位建筑行业专家介绍,西宁市近年来有多起塌陷事件发生在公交车站。专家调查发现,目前的一些公交车车型自重大、载客能力强,所行驶的路面却是按照以前标准设计的,导致公交车专用道易破损、寿命短。

此外,专家认为,老城区很多建筑、道路的路基都是依据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建设,难以承载近年来明显增加的降雨量,这也是近年塌陷事件多发的重要诱因。

这位专家介绍,在湿陷性黄土上建设工程,最安全的做法是换土。此次发生塌陷的南大街在老城区,是西宁解放后建成的一条城区大街,老建筑多、居民多,一次性把“黄土”全部挖走回填难度很大。

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此次事故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而且救援难度大,凸显了在高原地质条件下城市发展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警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丝毫不能放松。有关方面应深入调查研究、因地施策,制定系统性措施,建立筑牢市政道路安全防线的长效管理机制。

此外,事故防范化解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具有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管控职能的相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事故风险应对处置体系。

首先,对城市重点区域尤其是老旧城区的地下设施和道路安全须建立定期的安全普查和探测机制,以“防患于未然”的管理理念,有效预警、防范道路塌陷灾害的发生。

其次,针对当前地下市政设施的多头管理问题,应逐步理顺相关部门间的关系、明确各方职责,进而压实安全责任,形成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筹管理,从而保障地下空间的有序、安全开发。

“最好的办法还是科学系统地建设城市管廊”,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刘会忠建议,在管廊建设前要“透视”地下情况,摸清头绪,施工中严格落实国家标准,完善监测与后期维护。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针对煤、气、水、电管网等设施,青海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