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时政 > 正文

于会文: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做到相辅相成

2019-03-07 06:54:01 赵秋玥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赵秋玥)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于会文作客新华网2019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于会文详细介绍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的重点工作规划。他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做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主持人:针对“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这一要求,过去一年,四川交上怎样的答卷?成绩如何?

于会文:2018年,四川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优良率达到84.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全省的PM2.5实现平均浓度为38.6微克/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质优良率达到88.5%,同比提高14.9个百分点,特别是沱江水质优良率提高5倍,是十年来最好的水平。这些数据,实现了“十三五”以来的最好水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了明显提升。

主持人:2018年四川水环境质量改善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谈谈您的体会?

于会文:四川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四川的水质好坏不但决定了四川9100万人民喝上干净水,还决定长江下游的十个省能否喝上干净水的问题,因此国家对四川的水质要求非常严格。2018年,我们实现了全川87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8.5%,特别是沱江,从2017年优良率的6.25%提高到62.5%,同比提高了56个百分点,实现了十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年内能够较为明显地改善水环境质量,主要依托五个力量。第一个力量是河长制的力量,第二个力量是资本的力量,第三个力量是科技的力量,第四个力量是打击的力量,第五个力量是全社会的力量。

2019年,我们准备在涪江、曲江等二三级支流上发力,编制了15个小流域的重点污染防治规划,目标是一二三类水体的优良率要力争突破90%,争取在全川国控断面消灭劣五类,同时还要坚决做好饮用水水源地问题的整改,要护好老百姓的水缸子,并对长江流域的三磷,所谓的磷矿、磷石膏、磷化工等企业进行整治,抓好城市主城区黑臭水体的整治工作。

主持人:未来我们有什么样的打算和规划?

于会文: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在做好2018年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四川特点的“八大标志性战役”,在“五个精准”上下深功夫。其中,五个精准分别指的是精准靶向、精准施策、精准履职、精准服务和精准打击。

其次,纵深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包括清单制+增长制+消号制、建立专项督查机制以及建立考核追责机制。

第三,做好助推高质量发展,在三个方面发力,分别是在三线一单上发力、在精准服务企业上发力以及在服务大项目上精准发力。

第四,要加快建设全省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真正的实现一平台管理,一张图服务,一本账查询。

主持人:环保影响经济发展的言论一直都存在,请问您怎么看?

于会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是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越要坚持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并行不悖,抓环境保护是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主观上看,抓生态环境保护不愿意影响经济的发展。从客观上讲,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都是“黑色增长”。不能允许他们偷排,来换取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的长远利益。

从现实来看,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确实做到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2018年,四川GDP实现超过4万亿,增速达到8%,第三产业首次超过5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为15%,单位GDP能耗下降了4%,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指标也完成的非常好。

主持人: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参与。推进过程中,环境改善工作越做越难,触碰公众利益的减排等问题逐渐显现,公众的支持程度可能在减弱。四川如何赢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于会文:第一,四川是天府之国,每个四川人都从骨子里喜欢四川,大家愿意为生态环境保护多做一些贡献。

第二,近两年生态环境确实明显改善,老百姓得到明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党和政府更信任,双方形成良性互动。

第三,生态环境部门始终坚持开明开放,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环保厅长与公众面对面活动,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同时还建立一些举报和奖励机制,奖励的机制,环保基础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机制,引导公众参与。未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把这些好做法坚持下去,通过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大家共同努力,共治共享,做好全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文字:赵秋玥张欣烁 剪辑:周淑仪 摄影:李相博 导播:潘彤 主持:张力文 速记:李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