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于滇池湖畔的海埂训练基地全景。(无人机航拍照片,1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新华社昆明1月31日电 题:探访国字号队伍“闭关修炼”的“后花园”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
每年的1、2月份,与滇池仅一条马路之隔的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在热闹程度上丝毫不输前者。马路这边,数万只红嘴鸥在滇池水面游弋盘旋;马路那边,数十支运动队在基地“闭关修炼”。
春节前,是海埂基地最忙碌的时候,国家游泳队、国家男子足球集训队、国家女子手球队、14支足球俱乐部队都在这里“练内功”。600多名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吃、住、训、体能和康复怎么保障?记者走进了这座运动队冬训的“后花园”一探究竟。
“缺氧”的魅力
“来基地训练,都是看上了‘缺氧’的独特魅力,”基地主任张彦辉这样解释。
海埂基地紧邻滇池,面朝西山,海拔1888米——这是高原训练最理想的高度。再加上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使这里一年300多天均可进行户外训练。
中国游泳队每年至少要到海埂基地“修炼”两次,徐国义教练从不掩饰对高原的偏爱,目前他正带领徐嘉余和叶诗文等队员在基地冬训。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高原训练对人的主要影响是低氧环境对机体的刺激,这会显著提高训练效果。“训练本身是缺氧的,环境又缺氧,双重缺氧使运动员生理刺激负荷大,尤其是对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徐国义说。
叶诗文坦言上高原的有氧积累让自己“很扎实”,她把海埂基地比喻成自己的家。“在各地训练,我最喜欢的还是这儿。环境好、空气好,位置相对偏僻,可以减少干扰,让自己更专注。”
海埂基地是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曾以上世纪“八千足记上海埂”闻名,到现在,它已不仅仅是足球冬训的首选,更是游泳、篮球、垒球、手球、橄榄球等多支国字号队伍青睐的福地。
这是位于滇池湖畔的海埂训练基地全景。(无人机航拍照片,1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毫米级足球草与可口餐食
张彦辉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是检查草坪,他每天都得把15块足球场走一遍。“不管是国家男子足球集训队,还是14支俱乐部队,大家对草坪的要求都很高。我们要做好保障。”
临近春节,各支球队除日常训练外,还增加了教学赛数量,基地的草坪维护团队任务日益加重。根据训练要求,足球队需要的草长各不相同。训练草长一般控制在28-30毫米,草太短容易把草皮踢坏,而比赛草就要短一些,一般是26-28毫米。
在张彦辉看来,只有把保障工作精细到毫米级,才能让运动员在高原“修炼”好。“基地是冷暖季草混合的草坪,草籽配方也是多年摸索出来的,不仅蓬松度好,而且生命力旺盛,一天能长一公分。”
工作人员开始给踢出坑的草坪覆沙。“这之后,团队还要剪草、压草、浇水、划线……这些工作每天都要做。”张彦辉说。
从草场走进后厨已是下午两点半,厨师已经开始为运动员的晚餐备菜,刚出炉的烤鸭冒着果木香,冰柜里整齐地码放着各种食材,冰柜上方贴有负责的厨师头像。
后厨的白板上详细记录着中午30道菜品的明细:黄焖羊、烤鳕鱼、宫爆鹌鹑、芦笋爆虾球、白切鸡、蒜薹炒牛柳、炒花菜……
“我们正在推行餐饮的‘6T’管理法,即: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基地办公室主任何杰说,“根据运动队需要,我们尽量做到少油少盐,在餐饮上除了科学搭配、营养膳食外,每周还会推出几道云南特色菜,让运动员尝鲜。”
1月30日,国家游泳队队员叶诗文(左)与徐嘉余(右)在进行体能训练。 当日,中国游泳队在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完成了最后的陆上力量训练课,队员们将于2月1日正式结束本次高原冬训。 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冰疗室与大数据
除了缺氧,基地还有哪些帮助运动员“修炼”的方法?
“冰疗!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寒冰床,可以冻结修行者筋脉,减缓伤势。”张彦辉边开玩笑,边把记者带到了球类馆的冰疗室。
只见两个紧挨的水池,一个零下8摄氏度,一个35.5摄氏度。“现在训练队伍多,冰疗室很受欢迎。”张彦辉试了试水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都选用冷热水交替疗法,它可以最大程度缓解运动后的机体疲劳,治疗损伤。毕竟良好的运动机能状态,才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张彦辉又把记者带到了即将启用的体能中心,“2780平米的面积,算是高原基地中的独一份了”。
该体能中心将在春节后启用,这里的体能设施将全部配备高科技、智能化数字采集、图像图形设备,能将运动员的各种数据做采集和分析,比如自行车训练哪条腿蹬得重,训练中谁身体不舒服。
“很多队伍要到除夕前一天才离开,像韩国大邱足球俱乐部就要到春节后才走,我们也得服务保障好。”张彦辉拿出本子,开始清点和安排春节后即将进入基地“修炼”的队伍:国家女足、女足U系列、国家女子橄榄球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