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讯记者曹琦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正是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黄群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练就了一手过硬的“锉刀”工夫。在多年的钳工生涯里,黄群凭借精湛的手艺,先后获得过十多个国家级、省级荣誉,享受国务院津贴,成为名副其实的工装“尖兵”。 做个“匠人”乐在其中 黄群的父亲也是一名专业“钳工”,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为响应国家建设工业发展的号召,从江苏“支工”到江西,在洪都航空工作了一辈子。受父亲影响,中专读书时,黄群也选择了“钳工”这个专业。让他没想到的是,和父亲一样自己会在洪都航空的生产车间里,一站就是27年。 从父亲和上一代工匠身上,他学习到了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事业来做。在这种敬业精神的影响下,作为分厂的工具钳工专家,他凭着一手过硬的“錾子工夫”、“锉刀工夫”,制造过许多大型压铸模、壳体型板、高难度金属铸模及锻造模。在32岁时,黄群就获得江西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在职业生涯里先后获得过十余个国家级、省级荣誉,现为航空工业钳工首席技能专家。他手工厝成的梅花凸凹件套件,其配合公差只有0.01mm,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六分之一。且在任意旋转配合后仍能达到不透水、不透光的精湛工艺,让人赞叹不已,更展示了航空制造的匠人品质。 在飞机制造中,钳工负责为零件做最后一道手工精密加工,他需要每天要弯着腰,一站就是一整天,反复做锉修动作8000多次。但黄群乐在其中,用他的话来说,不管多么平凡的工作,都能从中找到乐趣,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地方。“我经常告诉我的徒弟,只有把工作看得高尚起来,事情自然而然就能做好。因为做事无非好坏快慢,只要有心都可以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黄群告诉记者,“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里,让我受益匪浅的一个道理,就是要做事先做人。只有先提高自己的格局,工作上的事情也就容易了。” 在洪都航空,至今还流传着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技艺的传统。对黄群来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师傅——黄荣贵。刚毕业的时候黄群也曾经心浮气躁,觉得在车间工作太苦,难以沉下心来做事,这让他的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印象中有一次,做好产品提交检验合格后,我就打算开始做下一个产品了。没想到,师傅二话不说,直接把我做的产品拿过去,重新又做了一遍。”黄群说,这件事给他的触动很大,从此,他学到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精益求精。作为一名“匠人”,应该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不仅仅停留在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正如老子所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精益求精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他们让中国制造影响了世界。 坚持学习让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预则立,不预则废。黄群说,现在是学习型的社会,未来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制造业的很多工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下,黄群总是向最先进的技术学习。目前,他已熟练掌握了车、铣、刨、磨等数个工种的操作技能,掌握了建模和数控编程技术和UG、CATIA、MasterCAM等数控编程软件。他告诉中国江西网记者,每天平均用1-2个小时来学习,多年来购买的专业书籍多达500多本,发表了多个专业论文。 工作之余,他还将自己所学的与维修技巧技术制作成培训教材,使得模具钳工技术工人在技能水平上有了显著提升。还多次担任岗位练兵活动的授课老师,理论联系实际,传授加工技能。因此,在洪都航空的车间,总能看到黄群忙上忙下的身影,细心的人总会发现,他要么在指导团队解决难题,要么在技术室给同事分享工作经验。十几年如一日,长期以往,黄群可谓是“桃李满洪都”了。 通过自学,黄群带领团队在工作中攻坚克难,积累下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作为工装模具的硬骨头项目,45度橡胶压模因其超高的表面光洁度和错边公差量要求,自2015年以来一直制约着洪都航空分厂相关模具的交付。现有模具检测手段的日益先进与模具车削机床无法满足制造要求的现状,导致模具交付一直不稳定。 面对这个难啃的硬骨头,黄群当仁不让地担任了攻关队队长,带领工装设计员、车间工艺员和操作工人,研究模具特点,借鉴国内先进的模具设计工艺,并利用CATIA软件建立三维数模,将固定式模具结构改为活动式,从而突破了45度橡胶压模制造的技术难关。 针对模具表面光洁度的提高,他凭借多年的钳工工作经验,带领攻关队员采用研磨膏研磨、纤维油石研磨等研磨手段,历经8个月的艰苦努力,油断了上百根油石,终于带领攻关队员采用新型研磨膏通过手工打磨,使得橡胶压模的表面粗糙度达标,产品一次性交付合格率达100%。从而保证了11套45度橡胶压模的合格交付,他参与的《提高45度分模圆截面胶圈压模制造合格率QC小组》获2016年度航空质协湘鄂赣分会QC成果二等奖。 专业技能竞赛是检验工匠水平的试金石,在长期的积累下,黄群率领的团队总能在众多竞赛中夺得第一。“记得参加一次竞赛时,我们都以为会按照之前的惯例,考试内容不会有很大变化。结果,主办方临时调整了考题。当时,我一下子就懵了,整整6分钟不敢动手。最后,虽然我们还是取得了第一的成绩。但是,这次比赛让我意识到临场应变能力的重要性。”在这之后,黄群总是有意识地在工作中锻炼自己,从单一地思考问题转换到考虑多种解决方案,他总是不满足于简单地完成任务,力求创新思路将事情做的极致。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2025 在多年的工作中,黄群通过自学知识储备已经远远超过同行。他这个好学的习惯还深深地影响了女儿。“我们家有一个透明的书房,两张书桌,一张是我的,一张是女儿的。如果我不在单位加班,就是在这个书房里。不像别的家长,我说不出那么多大道理,对于女儿的教育问题,我更喜欢让她看看爸爸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就能慢慢意识到这么做带来的益处。” 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也被黄群带到了生活当中。“以前,女儿一回家刚进门就喜欢把鞋子乱扔,我看这个习惯很不好,让家里乱糟糟的,自己心情也不好。就跟她说,进门后第一件事,首先要把自己的鞋子摆好,这样家里才会整洁美观。她看到我一直这么做,自然而然也跟着我做,渐渐地养成了爱卫生的好习惯。别人家可能是吃完饭先唠唠嗑,我们家不会。基本上吃完饭5分钟内一定要洗好碗,将台面收拾干净再聊天。”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女儿改正了丢三落四的毛病,“书包从来都是整整齐齐了,晚上睡觉前一定会把第二天要用到的书本、学习用品准备好。不会像以前一样,老是忘记带东西。” 在我国,工匠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像黄群一样的“匠人”。鲁班、欧冶子、蔡伦、毕昇、李春、黄道婆......无数杰出工匠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遗产,推动了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形成了我国工匠独具一格的“尚巧”“求精”的精神特质。 工匠精神也是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古巴比伦的的青铜大刀、古埃及的法老金字塔,还是近代英国工匠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其蕴含的工匠精神催生了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将“至善至美”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他们求真务实、严谨细致、执着专注、推陈出新,在制作精美器物的同时,不断丰富着工匠文化的精神意蕴。 |
相关阅读:
- [ 06-21]勤俭节约托起中国梦(微视频)
- [ 06-21]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创作传播的启示
- [ 06-20][中国梦实践者]新疆伊宁县盖买村党支书李元敏:当好盖买村的贴心人
- [ 06-19]【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鸡蛋上钻孔显真功 潜心坚守一线练就绝活儿
- [ 06-19]【中国梦 大国工匠篇】美发“工匠”董一达: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