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救援船只在演练中对货轮进行喷水“灭火”。新华社记者 毛鑫 摄
新华社广州10月31日电(记者毛鑫、邓瑞璇)“呼叫!呼叫……”中国籍客轮“Magic”轮与柬埔寨籍散货“Jupiter”轮碰撞,发出求救信号。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核实遇险报警后,启动应急预案,通报东盟国家海上搜救机构,一场“生死救援”在南海展开。
这是31日在广东湛江海域举行的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的一幕。该演练是目前为止我国与东盟国家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也是各方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次海上务实合作项目。
演练模拟情景为南海某海域中国籍客轮与柬埔寨籍散货船发生碰撞,造成客轮进水、人员落海、散货船进水倾斜并伴有起火等重特大海上险情。演练开始后,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和东盟国家海上搜救机构共同参与搜救,救助船艇、飞机、救助队纷纷出动。经过三个多小时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协作救援,各种险情得到妥善处理,300余名群众被安全转移。
南海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大陆与大洋洲的枢纽,每年有6万多艘船舶航经这里,海上运输占全球海运总量的33%。然而通航密度大、海况复杂也对海上运输安全产生了巨大压力,增强海上救援能力显得尤为迫切,这也对区域国家的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演练总指挥、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表示,此次演练中各参演船舶、飞机、搜救队、协调员协同作战,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准。中国-东盟国家应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区域海上搜救合作模式,将海上搜救合作打造成中国-东盟国家合作的新亮点,为各国人民提供更好的海上搜救服务和保障。
据了解,本次演练有来自中国、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缅甸、老挝和文莱等7个国家相关机构的代表和海上搜救力量参演,参演船艇达20艘,飞机3架,参演人员约1000人。
10月31日,救援直升机在演练中将“受损船只”上的群众转移至救援船上。当日,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在广东湛江海域举行。该演练是目前为止我国与东盟国家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也是各方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次海上务实合作项目。新华社记者毛鑫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