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6日讯(记者 马常艳) 最近被市场广泛解读的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已去掉“中性”两个字,甚至有人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已发生了转向。昨天央行官方网站上发布的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通稿上,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仍然使用的是“稳健中性”字样。据中国经济网记者观察,在18日央行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上,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也是“保持稳健中性”。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的通稿强调,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和流动性基本稳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14日到15日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只有“稳健”没有“中性”两个字。在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也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1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2017年初央行在发布《2016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首次采用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方式。 关于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和“稳健”的区别,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指出,从学术层面来看,货币政策永远都应该是稳健中性的。从历史上来看,两种提法中国都有,金融工作会议中去掉“中性”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更积极,相反可能会更加考虑到风险,考虑到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的货币政策没有转向。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也认为,不要纠结于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还是“稳健”,关键应当理解央行的操作及调控要求。 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货币政策的“阶段”曾在2016年3月12日的记者会上有过专门论述。他说,货币政策总共分五个段:一个叫宽松的货币政策;一个叫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再就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从紧的货币政策。 |
相关阅读:
- [ 07-13]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通胀水平总体可控,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 [ 07-07]央行重申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下半年紧平衡大势不改
- [ 07-06]央行: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把防控风险放重要位置
- [ 07-05]外媒:日本央行将下调通胀预估 暂不放松货币政策
- [ 06-21]全球货币政策面临拐点 谨防溢出性金融风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