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临沂交警全员上岗劝暴走团 将协调学校等开放操场

2017-07-18 06:51:52 付垚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临沂交警在和暴走团成员交流

7月8日,山东临沂一支暴走团的多名队员在马路上参加集体健身跑时被一辆出租车撞倒,造成一死两伤,13日,临沂另外一支暴走团在夜间进行健步走活动时,一辆叉车在队尾“护卫”,再次引起多方关注。北青报记者17日从临沂当地交警部门了解到,近期他们已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集中行动”,交警全员上路参与劝导违规徒步队等交通违规违法行为,并协调了学校等单位供当地暴走团进行活动。但部分暴走团队员表示,在学校操场内暴走太过单调,也容易头晕。

交警已加大执法力度

部分路段暴走团消失

北青报记者17日下午从临沂公安交警部门了解到,他们近期已经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市民守法出行、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他们表示,目前临沂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处于全员上路状态,加强路面巡查,对部分占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行走的徒步队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劝导教育,要求徒步队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人行道行走,不得扰乱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

同时还加大了宣传力度,临沂市交安委向各县区交安委下发通知,对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安全出行加强提示,交警部门将行人安全出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提示印成宣传彩页进行发放,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手机短信及“双微”平台,推送安全出行信息。

“我们还和暴走团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域的学校、单位进行了协调,希望他们能够开放操场、广场以及健身长廊等场地供暴走团进行活动。”交警部门工作人员说。

而生活在临沂的部分市民告诉北青报记者,最近几天,街道上的暴走团活动确实少了一些,而且很多在机动车道上行走的暴走团都消失了,“不过或许和这两天是周末有关,暴走团一般周末是不活动的。”一位临沂市民说。

暴走团制定安全规范

要求选择非机动车道

“我们完全理解交警的决定,我也把新的要求发到了我们协会各个暴走团队长的微信群里,绝对不能再上机动车道上走了,如果哪个暴走团支队再违反规定,我们会收回队旗并撤销队长职务。”临沂最大的暴走团协会会长许贵林告诉北青报记者。

许贵林说,7月8日早晨发生的暴走团队员被撞事故,让整个协会的队员都非常难过,事发后,协会立即制定了一个《山鹰徒步健跑安全注意事项总则》,共十条内容,规范各个暴走支队的活动。

北青报记者看到,这十条注意事项中包括对“遵守道路交通法规”的规定,要求暴走团在活动时要“尽量选择非机动车行驶道路”、“任何队友半路离队时,在确保自身及队友安全的情况下从队伍右侧离队,绝对不允许从左侧突然离队,注意队伍左侧道路上急驶而过的车辆”等。

同时,在暴走团协会的微信公众号里,还有一封名为《事故牵动千万家安全要靠你我他》的公开信,提醒暴走团队员要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许贵林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在山鹰户外协会经过5年多的发展,一共有41支徒步队,11支健跑队,每支队伍都配有1名经验丰富的队长和2到3名跟队管理人员,“但是现在参加徒步队的人员太多了,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的暴走支队成立,所以管理起来还是会有一定难度。”许贵林坦言。

暴走团队员:操场暴走

有人理解有人觉得单调

北青报记者查询了临沂山鹰户外协会各个暴走支队的活动路线后发现,除了部分暴走队会选择广场或者公园之外,绝大多数暴走团的活动地点都是在城市的一般道路上。

“我们活动的时候一般都是3到4个人一横排,少的话是2个人一横排,但是即使是2个人一排,很多人行道也并不具备暴走的条件。”45岁的临沂市民霍先生是山鹰暴走协会的一名队员,他告诉北青报记者,“其实暴走队队员的年龄并不像网上很多人说的都是老年人,暴走队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但是最多的是40和50多岁的人,大多数都是还在工作的人。”

霍先生说,大家参加暴走队的目的就是健身,暴走队除了统一购置队服外一般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费,“参加暴走队可以认识很多朋友,另外大家在一起走觉得挺来劲,要是一个人锻炼很可能就坚持不下来了。”

对于暴走团今后的活动场地或许将被换到学校操场等地方,绝大多数的暴走团队员表示理解,但是也有部分暴走团队员认为,学校的操场只能绕圈,走起来太过单调,而且容易头晕。

文/记者 付垚 实习记者 葛珊 王金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