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成就大 听群众聊聊“获得感”

2017-05-25 20:09:59  来源: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十八大以来,扶贫成为政府工作的关键词。针对不同贫困区域,面向不同困难群众,国家打出扶贫“组合拳”,精准发力拔除“穷根”。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脱贫、特殊群体脱贫支持等政策,脱贫攻坚蹄疾步稳。困难群众也不断从中收获“获得感”,走上脱贫路。群众怎么说?中国日报网带你看看。

修路造房:让村民在家门口脱贫

贫困地区农村道路建设、贫困户危房改造等是集中攻坚的扶贫重点、难点。各地不断加大对修路造房的资金投入,让村民在家门口脱贫。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成就大 听群众聊聊“获得感”

  山门镇某新村

山门镇白河村地处甘肃海拔1700米的大山深处, 3年前,一条十几公里的水泥路修到了村里。

贫困户刘招财:经常会有采购商和游客慕名而来求买土鸡,脱贫有了希望。

44岁的王银花:路修好了,山外游人越来越多,我想办一家农家乐,在家门口脱贫致富。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成就大 听群众聊聊“获得感”

通往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柏树地区的公路正在修建

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位于大巴山腹地,交通不便,耕地不多。目前,通往北坡村的交通状况已大为改善。预计投入1700多万元修建的村级公路,今年年底有望建成通车。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成就大 听群众聊聊“获得感”

北坡村村民何天万(右一)在修建院坝

村民何天万说:“这次,政府给我们免费提供沙子水泥,我们自己出力,终于能把家里收拾得漂亮一些了。房前屋后收拾利索了,各处看着就开心,接下来该想着怎么提高收入,让日子越过越好了。”

产业扶贫:吸引村民返乡就业

据官方数据显示,从2013到2016年,中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摆脱贫困,产业扶贫正是这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武器”。

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南坪镇高岭村,在册人口395户933人,常住人口104户190人,贫困户87户151人,贫困发生率16.2%。易地搬迁和精准的产业扶持,使这个村子由“空心”变“实心”。

精准扶贫项目高岭牛园负责人吕爱辉说:“去年高岭新村拔地而起,美丽民族风情乡村+产业扶贫增加就业机会,将有效吸引村民返乡就业,谁不爱家乡呢。”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成就大 听群众聊聊“获得感”

长岩村通过茶产业和菊花产业脱贫致富

贵州省惠水县长岩村,地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高度1300米左右,过去由于交通条件差,无产业发展支撑,经济落后,村民生活困难,是国家一类贫困村。现在,依托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等地理气候特点,村里开始发展茶产业。

村支书汪启学说:“现在,村里的每户只要有一位劳动力在茶场劳动,一年就有3万左右的收入,脱贫不是大问题。”

结对帮扶:让脱贫更有底气

同一地区内,致贫的原因也各有不同。结对帮扶,使贫困户生活中的切身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扶贫更为精准,脱贫更有底气。

砥砺奋进的五年:脱贫攻坚成就大 听群众聊聊“获得感”

村级活动室大家跳起了幸福的锅庄、舞起了欢快的长龙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八角楼乡王呷一村曾深陷贫困。从2014年开始,王呷一村有了结对帮扶单位,该单位不仅修建便民桥和安装饮水设备,还转变了村民的观念。

村长阿西掩饰不住内心地高兴:“他们帮了我们大忙,不仅是修桥、修路,更是从老百姓的思想着手。”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北部深山国华镇春风村和古松村有近40户困难群众,县委宣传部的党员干部与他们结成了帮扶对子。帮扶户手中的“联系卡”上,一一标明了帮扶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帮扶对象的姓名、所在村组、联系电话等信息。

春风村五社贫困户杨友喜说:“通过这张联系卡,我们就可以直接和对口联系干部交流,它将干部和我们群众的心连在了一起。”

村民参与:干得多收获也多

俗话说,“勤劳致富”,脱贫攻坚政策的生效少也不了村民的辛勤劳动。

麻黄山乡是宁夏盐池县最偏远的乡镇,耕地全部都是“望天田”,年降雨量只有两三百毫米,蒸发量却高达两千多毫米。盐池县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农业保险政策,让村民的日子充满希望。

返乡的徐有银深有感触:“脱贫攻坚不养懒汉,种杂粮、盖羊圈、盖猪棚,养鸡种地都有补助,干得多收获也多,不干,一分钱也没有。”

去年秋收,他凌晨4点多爬起来,晚上10点多才回家,两头不见太阳。但看看收成,“这么苦也值了,今年县上还出台了脱贫奖励政策,我信心很大,越干越有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恰哈乡乌库村海拔2650米,2014年被选为全疆特困山区扶贫开发试点村,实施扶贫项目6个,行业部门配套项目6个,投入资金2700余万元,涉及庭院改造、牲畜棚圈建设、富民安居房建设等,当年就实现了整村脱贫。

刚刚脱贫的伊祥托合提说:“国家给村民建了抗震房、棚圈,还改造了庭院,免费赠送驴、牦牛等,真是啥都给了。”“尽管整村推进脱贫了,我们自己也得拼命干,不能‘等靠要’,再给国家添负担。趁着自己身体还不错,现在不拼啥时再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