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稳中提质”业绩抢眼(市场观察)
2017-04-03 12:30: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
最近,各大国有银行陆续交出了2016年年度的“成绩单”。从最新数据来看,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利润总额、贷款质量、风险控制、海外业务等方面均实现了“稳中提质”,同时与新经济、新业态相关联的结构转型亦有序推进。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银行业总体运行向好态势较以前更加显著,不良债务风险安全可控。未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国有银行业亦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资产质量企稳向好 银行业特别是国有银行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实体经济运行态势。从工、建、农、中、交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业绩来看,“稳中提质”无疑成为了最大关键词。 中国工商银行面对经济转型时期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压力,重点把好“新增入口、存量管控、不良处置”这三道防线,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最终在2016年实现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并出现积极变化,贷款劣变率同比下降,不良额、不良率增速同比放缓,拨备覆盖率四季度环比上升。 “从工商银行贷款的需求、贷款的投放以及资金面来看,经济企稳回暖的基础是牢固的,整个趋势是看好的。经济决定金融,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我们的资产质量外部环境比前两年要好一些。”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说。 中国建设银行资产质量亦不断向好。建设银行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严把风险入口和出口,创新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手段。截至2016年末,建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86.90亿元,同比少增400.99亿元;不良贷款率亦较前一年下降了0.06个百分点。 顺应趋势积极转型 在中国各地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国有银行不仅积极响应,而且冲在了前面。 最新年报显示,建设银行2016年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五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同比减少49.86亿元,同时该行与客户合计签订了2220亿元市场化债转股协议,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在“去产能”“降杠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农业领域,中国农业银行亦积极发挥自身优势。2016年全年,农业银行新增县域贷款同比多增1096.05亿元,涉农贷款新增2172亿元,同时突出对“大三农、新三农、特色三农”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在县域城镇化、水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涉农重点领域实现了贷款的较快增长。此外,农业银行还推出“农民安家贷”这一特色创新产品,支持农民进城购房,助力“去库存”。 “几家大型国有银行的财报出来,整体业绩较为稳定,质量有所提升。其信贷流向与国家‘三去一补一降’的大政策方向基本一致,更深层次上则反映出这些银行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的要求。理清这个思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银行与市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金融、行政等环节进一步顺应市场,才有利于经济转型成功。 海外业务戏份更足 在今年的业绩发布会中,记者注意到海外业务在国有银行整体业务格局中普遍“戏份儿”更足,其对利润增长的贡献也进一步提升。 2016年,中国银行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化的资金来源,创新债券发行品种,打通境内外的资金通道,积极布局“一带一路”商机。截至2016年末,中国银行海外机构资产总额达到7307亿美元,海外资产在集团资产中的占比达到26%。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实现税前利润1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贡献度达到36%。 对于交通银行而言,国际化的努力亦使其更有底气。最新年报显示,交通银行近年来在伦敦、卢森堡、巴黎、东京、纽约等地业务均出现明显增长,国际化、综合化资产已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对集团利润贡献占比提升2.77个百分点至13.39%。 万喆说:“近年来,中国各家银行海外业务发展很快,这与中国金融市场化与国际化改革息息相关。但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自身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然不明,因此国有银行的海外布局也需要进一步向‘稳健深化’靠拢,做到与国内金融系统改革步调一致,与国家经济改革形势紧密结合,为新时期经济转型护航助力。” |
相关阅读:
- [ 04-01]兴业银行:赤道原则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体系
- [ 04-01]兴业银行:全国首批支持“一带一路”中期票据成功发行
- [ 04-01]拥抱金融科技 兴业银行“家庭银行”开启客厅金融模式
- [ 04-01]兴业银行福州分行召开2017年合规内控提升年动员会
- [ 04-01]起源于寿宁县的背包银行服务农村模式向全省推广
- [ 04-01]银政携手支持厦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建设
- [ 03-31]金价处高位市民不出手 现在买50克金饰要多花1300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