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3月26日电(记者 刘家宇) 为期2日的中国境外合作区高峰论坛26日在天津闭幕。论坛期间,国内外政界、学界、企业代表研讨了“一带一路”战略形势下境外合作区的使命与机遇,方向与路径。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近年来对外投资的亮点,企业“走出去”不能单打独斗,要学会“抱团取暖”。据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介绍,目前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初具规模。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共在36个国家初步建成合作区77个,累计投资241.9亿美元,入区企业1522家,创造产值702.8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1.2万个就业岗位。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于2008年启动建设,如今已从红海岸边的一片戈壁逐步发展为现代化产业园区,被誉为“中埃合作桥梁”,由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开发及运营。该公司的董事长刘爱民认为,中国境外合作区是一个具有明显生命特征,不断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和演进的生命体,必经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海外园区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变异体,受外部环境、各种条件、政策的影响非常大。 刘爱民判断,未来的中国海外产业园区一定是以创新、高科技产业为主流;形成以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生一体”的新产业;产城融合将使工业园区进化成为一种复合型的社区。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葛顺奇表示,当前,所有产业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境外合作区一定从过去对规模化的追求,向合作共赢打造示范区的方面迈进。园区应是多赢的、绿色的、示范的,承担社会责任的,贸易便利、投资开放、政策优惠,还能对全球要素充分利用,对母国形成辐射。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技术高级顾问梁丹在天津表示,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部长想来中国寻求资金和技术,由于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成功,让世界改变了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印象。 “一带一路”中国境外合作区高峰论坛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承办。 |
相关阅读:
- [ 11-14]以生态决定项目取舍 以绿色建设宜居城市——福建莆田的“绿色发展”路径
- [ 11-12]新华社昨播发通讯聚焦莆田的“绿色发展”路径
- [ 08-04]反思历史 立足实践 着眼问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径
- [ 07-17]上海:绘制“全球城市”发展路径图
- [ 07-15]厦门科协组织探讨下一步发展路径 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