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折扣变小 首付贷又来了 原标题:16家银行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 200万元贷款每月多还278元 楼市“3·17”新政出台后,北京地区大部分银行已经上调首付比例。据昨晚的最新消息,工行、建行等16家银行的北京分行一致决定,即日起缩小首套房贷款优惠利率,最低折扣由9折调到9.5折。 16家银行步调一致 这16家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邮储银行、渤海银行、北京银行和北京农商行。 据了解,此举是为了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以及《关于完善商品住房销售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国家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市场资金价格趋升环境下,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3·17”新政以来,北京大部分银行已经落实“认房又认贷”的首套认定标准,并停止审批25年以上的住房贷款。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确认,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为有效防范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推动房贷业务平稳健康发展,已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大优惠幅度从9折调至9.5折。 记者算了一下,如果购房人贷款200万、期限25年,9折利率是4.41%/年,月供11014.73元;若变成9.5折利率4.655%/年,月供11293.34元,每月多还278元。 新政之前申请沿用老政策 刚刚把房子卖掉、上个月已经办完过户手续的周先生这两天十分忐忑。买他房子的年轻人申请的是30年银行贷款,2月底银行就批贷了,但至今也没有放款给周先生。周先生卖房的目的是换房,他还等着这笔钱支付他想买的学区房的首付款和装修费用。然而“3·17”新政明确要求银行停止发放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他不知道新政出台后,银行是否还会放款给他的买家。 今年以来,银行批贷和放款的速度明显放缓。昨天两家国有大行的个贷经理均对记者表示,去年10月的申请现在还没批完呢,如果现在递交申请,预计三个月才能批下来,等到放款就要接近四个月了。如果申请已经被批准,不会变更,不过目前银行的放款速度比较慢,批贷要想拿到钱还需要再等待几星期。 通过信贷控制过旺需求 昨天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要求银行对个人住房信贷做出适度调整。意见要求将住房信贷政策作为调控房地产一揽子政策的组成部分,合理搭配使用最低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优惠幅度和最长贷跨年限等住房信贷政策,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及时对辖区内住房信贷政策做出适度调整。该人士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先从宏观上管住货币,通过信贷抑制过旺需求。 央行昨天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52.2%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42.9%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4.9%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对下季房价,27.2%的居民预期“上涨”,49.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0.6%的居民预期“下降”,12.6%的居民“看不准”。尽管过半数居民认为房价高,但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22.9%,较上季提高2.8个百分点。 “首付贷”卷土重来 “先生,您好!请问您需要贷款吗?”最近几天,王先生频频接到贷款、理财类的骚扰电话,有时候一天就有好几个。 在“认房又认贷”的新政下,市场上很大一部分交易从首套房变成二套房,首付比例从35%提高到60%。如果是二套非普通住宅,实际首付比例甚至接近九成。然而辛辛苦苦找了好长时间的房子,很多人舍不得放弃。在这种情况下,以额度高、放款快为宣传点的小额贷款重新活跃起来。“凑首付”成为他们最大的卖点。 王先生发现,这些电话的开头问候语虽然一样,但抵押贷款模式千差万别。有些不需要任何抵押,只要看看工资流水,一周之内就能放款30万。但这些贷款的利息大多高达15%以上,且期限最长不超过两三年。有些先借给购房人一笔钱凑够首付,等购房人拿到房本后再把房产抵押给担保公司,购房人用抵押贷款购买担保公司发行的所谓“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于贷款利息,购房人还完月供后还能赚点。这样看似是购房人“盘活”了房产,其实风险非常大。一旦担保公司不能按时支付理财利息,房产就会易主。所以购房人千万不要为凑首付饥不择食,听信贷款、担保公司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否则后患无穷。 |
相关阅读:
- [ 03-21]福州又有银行收紧房贷 首套房贷利率折扣上调至9.5折
- [ 03-15]房贷收紧? 银行:贷款人数增加影响放款速度
- [ 03-13]银行房贷资金端口收紧 业内人士预计增速将大幅放缓
- [ 03-13]2月房贷环比降2489亿 居民中长期贷款回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