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 丁小溪、姜刚、陈国洲) “由于地处偏远、道路难行,过去农副产品时常遭遇卖难,甚至烂在地里。卖出去的也是洗了泥巴就卖,连初加工都没有,卖不上好价钱。”来自重庆潼南区田家镇村的全国人大代表王海燕一说起村里的农产品难卖,就感慨万千。不过,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她的烦恼逐渐消除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在3日重庆代表团召开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记者会上,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海燕说,她带领村民们瞄准农村电商这个改变农产品供给模式的新事物,引进潼南“易田网购”,村里新种的花椒、有机蔬菜、血橙都搭上了电商便车,销往全国各地,走上高档餐桌。 “脚不出门,万事办成。”王海燕说,农产品的供给模式长期以来受制于交通物流不便、经销能力弱、品牌缺乏等限制,现在电商等新技术、新模式提高了供给效率,村民脱贫致富的脚步就走得更坚实了。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武隆区委书记何平说,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破除限制农业和农村发展、限制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障碍,结合市场和自身特点,突出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以武隆这个传统农业区县为例,就是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有机茶叶、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 农业供给侧改革在安徽代表团同样引发热议。 “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在农产品供给上做文章,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还要改进种植方式。”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说。 尝到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甜头的徐淙祥表示,他从市场需求出发,选择种植高产优质强筋麦,实施全程农业机械化,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实现节本增效。去年周边群众的小麦亩产量只有800斤左右,而他种植的小麦亩产能达到1200斤。 农村电商发展、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农产品品质提升……基层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次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给农村注入了新活力,为农业带来了新发展。 “农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的检验尺度和持久动力。”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唐洪军说。 |
相关阅读:
- [ 03-04]两会议政录:农业供给侧改革为边疆农牧民指引致富路
- [ 03-03]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福建省坚持推进农业综合开发
- [ 02-25]龙岩市五措并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 02-24]汪洋:发挥供销合作社独特优势 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 02-21]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激发“三农”发展活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