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四个优化”加速培育壮大新动能 培育壮大新动能,关键在服务,要及时调整制约新动能发展的不合理制度障碍,做好“四个优化”,加速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一)优化“新技术”管理服务,营造有利于新技术涌现的制度环境。针对目前存在的制约新技术涌现的瓶颈制约,积极主动创新政府管理、优化政府服务,营造有利于新技术加快涌现的制度环境。加强对基础科学、共性技术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快突破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提升基础工艺水平,推动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和新兴领域转型升级。加大政府研发投入,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与协同整合,加快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网络等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有助于新动能培育的新技术蓬勃涌现。完善采购等支持新技术应用机制,取消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招投标活动中的企业经营年限、注册资金等歧视性要求。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整合应用、合理流动等制度体系,建立针对新技术新业态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跟踪反映机制,新建一批快速维权中心,抓紧成立知识产权终审法院,以坚实的制度保障为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燃油。 (二)优化“新企业”管理服务,加快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有效激发了社会的创造活力。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所言,“大众创新就是把各种类型的人都变成创意者,金融家成为思考者,生产商成为市场推广者,终端客户也成为弄潮儿”。目前,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1.5万户,比上年多增3000户,活跃度始终保持在70%左右。创客群体的不断扩大,让各地区新企业、新动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有效带动了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四众”生态系统的完善。为进一步激发“双创”对新动能的支撑作用,促进更多高质量的新创企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必须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服务,为动能转换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要加强产权保护,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产权的意见》,增强企业发展的财产财富安全感,使“有恒产者有恒心”,稳定社会信心,激发企业创新创业动力。二是要加大对初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政府采购力度,建立产品和服务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符合新产业新业态用工特点的就业、社保等规定。促进技术市场交易,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三是鼓励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一批产学研用贯通的众创空间,更多利用市场机制和资本杠杆推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 (三)优化“新产业”管理服务,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挥好我国新产业新动能发展基础好、成长性强、带动作用大等优势特点,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服务,着力推动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将一批快速发展的产业新增长点培育壮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新产业新业态的市场准入,着力优化新产业成长的政府服务和市场环境,促进形成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统评估已部署改革举措,全面启动未落实举措,加速将成熟举措向全国推广,推动以分享、信息、生物、绿色、智能等为特点的新产业成长成为新动能,实现由新技术到新产业再到新动能的转化。 (四)优化“新要素”管理服务,激发新要素的组合优势。培育新动能需要新要素支撑。要加快相关领域改革,促进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充分发挥其放大社会生产力的乘数效应。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跨界融合团队、工匠型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发展的政策环境,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更具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二是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打通数据封锁和信息孤岛。三是把“新五通一平”作为支撑新动能发展的重要基石,推动互联网快速接通、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关键共性技术的共享打通、高校企业人才培养供需沟通和符合新动能发展特点的资金融通,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副主任、副研究员 盛朝迅) |
相关阅读:
- [ 02-13]铁路企业优化调整东南沿海高铁部分票价
- [ 02-13]东南沿海高铁部分票价将优化调整
- [ 01-06]优化投资环境 中国官方连派五颗“定心丸”
- [ 12-30]东山陈城镇:农创园助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 12-28]全年减税5000亿元目标将实现 营改增减税效果实实在在
- [ 12-23]云霄县投入2066万元优化完善农村路网结构
- [ 12-20]31省份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排行榜:上海湖北吉林位居前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