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请大家来,就是请你们来给政府出主意、提建议,可以提问、可以互动、可以批评,我们来共同探讨交流,目的就是一个:治霾,让北京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1月7日15时,当主持人介绍完出席人员后,北京市代市长蔡奇如此开门见山。 在座的有环保人士、网络大V、媒体代表,更多的还是基层一线的普通市民,谁也不知道现场市民会问些什么问题。北京市政府希望以这一方式与大家沟通,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一起努力,坚决打好大气污染治理这场攻坚战。 查找四大问题 解决“数据与实际感受有反差” “跨年雾霾”侵袭北京,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问一个问题:怎么办? 蔡奇坦言,“我来北京工作以后,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看当天的空气质量指数。现在社会对雾霾天气关注度很高,大家工作、生活在北京,有这样的关切和焦虑,甚至是一些吐槽,我完全理解,感同身受。我对持续雾霾天气给广大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与不便,内心深感不安。” 事实上,北京市委、市政府在治理雾霾上并不手软。2016年,北京开展了农村散煤、高排放车、城乡接合部治理“三大战役”,全市PM2.5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81微克/立方米下降至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空气重污染共39天,同比减少7天,其中,六级严重污染9天,同比减少40%。应该说,去年空气质量整体有所改善。 然而,数据与群众的实际感受相比还有较大反差,特别是遇到严重污染时,群众感觉治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可能还感觉加重了。 蔡奇表示,北京也在不断地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当前,仍然存在4个突出问题: 一是冬季污染治理难度大。专家分析,污染天气一般集中在10月至次年5月,尤其是冬季供暖相对增加了污染物排放,受气象条件影响也较大。 二是对空气重污染预测预警的准确性还不够。这影响政府准确发布预警、有效应对污染。 三是对难啃的“硬骨头”攻坚力度不够大。比如,郊区农村地区各类供暖的煤改清洁能源。比如,重型柴油车虽然只占全市机动车的5%,但排放的氮氧化物却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左右,应当下大力气控制。又如,城乡接合部工业大院“散乱污”企业的治理力度还需要加大。 四是“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蔡奇举了个例子,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垃圾、露天焚烧秸秆等“三烧”,以及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和料场扬尘等“三尘”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些施工单位不遵守法律法规,实际上是监督管理没有完全到位。 实施十大措施 使出“洪荒之力”实现治理目标 2017年是落实国家“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按照要求,北京市将实现PM2.5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面对这一任务,北京如何进一步治理? 蔡奇介绍,北京市将在全面落实《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的基础上,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自我加压、深挖潜力,聚焦大气污染防治的各个领域,采取10个方面的重点举措,包括: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压减本地电力行业排放、完成4000蒸吨燃煤锅炉改造、治理高排放机动车、严控重型柴油车、推进燃气设施氮氧化物减排、加大工业企业调整退出步伐、促进排放挥发性有机物重点行业企业转型升级、铁腕执法强化督察问责、深化区域大气污染协助机制。 “通过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压减本地电力行业排放、燃煤锅炉改造三项措施,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再减30%,控制在700万吨以内。”蔡奇说。 在北京本地污染来源中,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是最大的,毫无疑问也是下一步治理工作的重点:2017年,北京将全面供应“京六”汽柴油,2月15日起实施国Ⅰ、国Ⅱ轻型汽油车五环路内限行,全年淘汰30万辆老旧机动车,两年以上出租车完成三元催化器更换。此外,北京还将完成1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全面清理整治2560家“散乱污”企业,再关停退出500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 共同出谋划策 一起努力让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纷纷就雾霾治理出谋划策。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北京测试管理部徐伟一口气提了17条建议,包括公布污染源、设置举报奖励、全民监测治雾霾等。“能不能借鉴河长制模式,把全市设置成若干网格,百姓的举报直接转到网格长,第一时间处理像露天垃圾焚烧、露天烧烤、秸秆焚烧这样的问题?”徐伟建议。 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特聘专家和韧建议,科普的事一定要长期做,尤其是针对网络谣言,建议政府及时发声,解答百姓疑虑。 在听取这些意见和建议后,蔡奇说,治理大气污染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坚信,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大家对治霾要有信心,对北京这座城市要有信心!” |
相关阅读:
- [ 01-08]卫生计生委将加强雾霾健康风险监测研究和防护产品标准制定
- [ 01-08]强冷空气今抵厦驱散雾霾 明后天市区最低气温12℃
- [ 01-07]关于雾霾的“七问七答”
- [ 01-07]环保部门曝光“2016年度十大雾霾谣言”
- [ 01-07]罕见雾霾突袭厦门 防霾口罩一下成了香饽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