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网络媒体长征行,途经红原日干乔大草原,在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前,队员们抛洒龙达缅怀先烈。摄影:四川在线 华小峰 中国日报网9月29日电(刘静、金丹)在红军长征胜利80年后的今天,这一悲壮史诗依然可以拨动全球数百万人的心弦。 对于红军长征,一些外国友人依然有着如我们一样特别的情怀,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他们眼中的红军长征以及新时代扶贫攻坚的“新长征”。 从1934年10月开始,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向国民党统治薄弱地区进军。在两年的艰苦跋涉中,约20万红军穿越崇山峻岭,行走在人迹的禁区,仅近四分之一胜利会师中国西北。最终他们抵达陕西延安,并在后续数年都在那里生活、发展壮大,将这一地区变为中国的革命圣地。 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1936年前往陕甘宁边区进行了数月采访。他所撰写的大量报道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幅幅真实详尽、恢弘感人的红军长征故事,并让世人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一群人。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确切详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军队在艰苦环境中的战斗生活。 踏上征程 从8月21日到9月30日,中国日报的四名外籍记者参与了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重走两万五千里长征路。活动共有近百家网络媒体参加。 中国日报网外籍专家费萨尔 基德瓦伊在贵州茅台镇参观“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摄影 中国日报网 张行健 这次活动覆盖了红军长征所走过的所有15个省区市(按照长征时期行政区划为14省),其中集体采访团先后走访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6个省,剩下9个省区市是独立组织省内网络媒体和中央媒体地方站的记者编辑进行。中国日报外籍记者参加的是6省集体采访团活动。 为何邀请外国人参与重走活动?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姜军说:“一是传承红色基因。80年前,就有外国人记录了长征,比如美国记者斯诺,还有的外国人参与了长征,比如英国的薄复礼。我们的活动也是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欢迎外国友人共同参与,让他们亲身感受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是请他们深入全国长征沿线,从外国人的视角观察革命老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三是用他们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受讲述中国故事。” 美国记者泰勒 奥尼尔参加了湖南站和甘肃站的采访活动。他在红二方面军长征的起点——湖南采访时说:“启程前,我对长征的了解只不过是些皮毛;现在我认识到,细节非常重要。我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 万里跋涉 英国记者格雷格 方丹9月9日-14日参加了四川站的活动。当年,红军在四川爬雪山、过草地,这是最艰难的一段征程。 即便在今天,这条路也远非坦途。四川夹金山海拔4600米,是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在寒冷的夹金山顶,方丹穿着厚厚的衣服,不断吸氧才能避免头晕眼花。 在贵州站的采访中,印度记者费萨尔 基德瓦伊说,造就长征的,是红军战士的忘我牺牲精神以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的精神。“八十年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发达,特别是西部地区。当时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达到世界水平,红军也没有现在的解放军强大,连找点吃的都很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数以万计的人们出于对国家的热爱,自愿去面对种种牺牲和艰难困苦,这真是了不起。” 中国日报网外籍专家亚当 赫加蒂采访含田村蔬菜基地农民——江西画报刘志强摄 澳大利亚籍记者亚当 赫加蒂与基德瓦伊产生了强烈共鸣。在长征始发地江西站,赫加蒂采访了101岁高龄的老红军王承登。听老红军讲述艰难岁月,赫加蒂说他深受鼓舞。 外国记者尤其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人已将长征精神继承下来,并在老区脱贫攻坚的“新长征”上将其发扬光大。 奥尼尔说:“湖南十八洞村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在那里,人们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特别努力地工作。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显示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 十八洞村位于偏远山区,村里76岁老妪龙德成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奥尼尔。2013年以前,龙德成家一直在贫困的泥潭中挣扎。2013年,习近平来到这个村庄,在那里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当地兴起了旅游扶贫,她家的生活才迎来了转机。 奥尼尔说:“在这么偏远的山村生活,日子一定难过极了,但她仍然充满了正能量。这就是坚韧不拔的长征精神的完美体现。” 喜获硕果 在贵州,基德瓦伊也感受到了长征精神。他说,贵州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变,他深感震撼。1978年,贵州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如今它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并且在信息化发展上驶入了快车道。 “长征路上奔小康”活动自启动以来一直是网络热议话题。截止9月26日17时,涉及该活动信息总量累计116195条,其中新闻量39291篇,微博74107条,新浪微博开设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筑梦长征路#等微话题,阅读量6.4亿。 中国日报外籍记者在采访途中深有感触,采写了诸多可圈可点的文章,刊登在中国日报和中国日报网上。 奥尼尔说:“我希望,对于这段中国记者耳熟能详的历史,我能提供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我相信,对于其他媒体曾报道过的话题,我的报道能提供全新的角度。” |
相关阅读:
- [ 03-06]仙游枫亭元宵游灯迎来最高潮 “洋记者”不远万里来采访
- [ 10-03]节日短信潮波及驻京洋记者 好坏参评各执一词
- [ 07-27]纯中药治愈北京近半甲流患者 洋记者"刨根问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