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房贷成银行“香饽饽”:新增2万亿 下半年还有新规划

2016-09-02 07:35: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进入9月,中国各大银行上半年业绩均已公布。数据显示,各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总体继续呈放缓态势,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却增量巨大。上半年,18家上市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新增总量在2万亿元左右。对此,专家指出,受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影响,各银行业绩均面临较大压力。在此背景下,风险低、收益不错的个人住房贷款成为不少银行的重点发展对象。对银行而言,这虽属于正常选择,但银行也应注意防范相关风险,并要认识到,银行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依靠实体企业,应努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闭眼赚钱”日子不再现

今年上半年,各大银行业绩继续呈现分化态势,增速总体放缓。18家上市银行中仅有4家净利润增速高于10%,有一半增速低于5%。五大行中,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增速高于1%,分别为2.52%、1.15%;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上半年业绩增速则低于1%,分别为0.9%、0.8%、0.8%。

近年来,银行业绩增速总体呈现下滑态势,行业“普涨”格局已难以持续。中国银行业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5926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2014年下降7.2个百分点,2016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将微幅正增长。

“受此前降息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上半年净息差继续收窄,这对银行利润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此外,随着去产能、去杠杆的推进,银行信贷投放也有所放缓。当前,银行业利润增速有所放缓,整个行业都面临一定压力,但也应看到,与欧美等国银行业利润整体下降相比,中国银行业发展仍保持稳中有进,我们应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银行业健康发展。”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业研究主管张兴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住房贷款增长超预期

相比于业绩增速的放缓,个人住房贷款则十分“活跃”,超出市场预期。从增量来看,工、农、中、建四大行上半年的新增规模已达去年全年约八成。就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而言,与上年末相比,上半年,18家上市银行中,有15家增速高于10%,7家高于20%,增速最高的民生银行达到70%。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工行、农行等多家银行均表示,房贷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银行积极支持居民家庭购买首套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大力支持居民购房。中信银行则在半年报中表示,上半年,该行重点发展以核心房产为抵押的“房产抵押综合授信贷款”大单品,化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周期性风险。

“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增长还受到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影响,由于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银行的公司业务有所下降,多发展个人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成为不少银行的选择。”张兴荣说,个人住房贷款属于相对优质的资产,风险较小,正逐渐发展成为银行资产中的“安全垫”。

“避实就虚”还需防风险

对于个人住房贷款下半年的发展方向,不少银行已经有了基本规划。中国银行副行长刘强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行是要重点发展的。除了中行,建行、农行、中信银行及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均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发展个人住房贷款。

“今后一段时期,个人住房贷款总体还会保持稳步发展。”张兴荣说,个人住房贷款风险虽较低,但也需注意防范可能的风险,特别是要注意区域性差别,要注意防范一些房地产过热地区的房贷风险及那些以炒房为目的的客户。

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金雪军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企业发展状况较为困难,各大银行向零售业务、资管业务转型,这属于正常选择。但银行也应认识到,良好的企业发展状况才是银行业持续发展的主动力,银行业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依靠实体企业。

在张兴荣看来,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仍有很大增长潜力,一方面,各银行应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符合“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注意防范风险的同时,要多做工作帮助这些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此外,银行自身也要加大创新力度,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