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能够取得奇迹式增长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能够实现连续37年年均9.7%的高速增长?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发展意味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是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有赖于现有的产业技术不断创新以及产业不断升级,将劳动力和各种资源从现有的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配置到附加价值更高的新的产业。 对发达国家而言,工业革命后,其技术和产业均居于世界前沿,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唯一的办法是通过自己的发明。发明新技术、新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则一本万利,但失败的概率非常高,发明投入的平均回报率并不高。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的收入水平较低,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低,所用的技术和所在的产业都在世界的前沿之内,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也需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推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创新”的含义是,在下一期生产时所用的技术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现在所用的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或进入的产业的附加值高于现在的产品、产业的附加值。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与发达国家一样,自己发明,也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已经用过生产过的、成熟的,但比自己现在所用的技术好、所生产的产品的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和产业。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到底是通过发明还是引进的方式更好?经验表明,发达国家依靠发明,从19世纪中叶至今,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加上1%左右的人口增长速度,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长率约为3%。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一样,通过发明,就要花费同样的投入、冒同样的风险,其经济发展速度顶多和发达国家一样,甚至还不如。发展中国家该怎么办好呢?如前所述,可以直接引进现成的成熟的技术、产品、产业,这样成本低、风险小。由于成本低,风险小,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以快于发达国家。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后发优势”。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后发优势”可能使其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具体快多少是一个经验问题。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世界共有13个经济体,凭借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产业差距的“后发优势”,加速自身经济增长,取得年均7%或更高、持续25年或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后,我国成为这13个经济体之一。换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够取得连续37年年均9.7%的高速增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利用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产业差距所带来的后发优势。 我国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之后,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一直存在,那为何在1979年前不能取得同样的高速增长?我认为,主要原因是,1949年以前我国处于内忧外患,人们不可能追求经济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社会和政治稳定,开始致力于国家的现代化,但为什么增长绩效也不好?最主要原因是,我们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就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迎头赶上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为此,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那些在当时最先进的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的资本很密集、技术很先进的现代化大产业。那些发达国家最先进的产业都有专利保护,不能免费拿来用,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些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即使我国想付费也买不来,只能依靠自己发明,这就放弃了利用后发优势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可能。并且,当时我国是贫穷落后的农业经济,资本极端短缺、极端昂贵,资本密集型产业最重要的成本是资本的成本,这种产业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富、相对便宜,我国即使在政府的大力动员和支持下把将这种产业建立起来,生产成本也会高于发达国家,产品进入市场后没有竞争力,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没有自生能力,除非国家给予保护和补贴,否则不可能存在。政府的保护和补贴,导致价格扭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这种发展战略的好处是让我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1960年代能够试爆原子弹,1970年代卫星能够上天,但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慢。 改革开放后,我们才转变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发展符合比较优势、容易形成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始时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低,但是,我国缺资金、缺技术、缺设备、缺合适的原材料、缺国外市场,于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就以“三来一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方式,抓住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出口导向型新兴市场经济体由于工资上涨,原先发展的劳动密集加工出口产业失掉比较优势,面临向海外转移的窗口机遇期,由各地一把手亲自积极招商引资,把那些拥有资金、技术、海外市场订单的企业招进国内来。开始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差,企业经营环境不好,我国各地政府就以“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设立工业园、开发区、经济特区等,园区内做好几通几平,推行一站式服务,使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迅速在各地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依靠这种方式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占领了国内外市场,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资本快速积累。随着资本逐渐从相对短缺变为相对丰富,技术和产业随之不断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升级,升级过程中利用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后发优势来加速经济的发展。 |
相关阅读:
- [ 06-02]林毅夫:现在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时候
- [ 04-13]“十三五”规划纲要解释材料出版
- [ 03-13]林毅夫:“去产能”应创造汰劣存优的市场机制
- [ 03-13]林毅夫详解如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 [ 03-08]政协委员林毅夫:财政赤字可突破3%“天花板”
- [ 09-14]林毅夫:5年后中国可能跻身高收入国家
- [ 09-11]经济学家林毅夫:从“一带一路”找投资机会
- [ 09-10]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莅临泉州师院讲学
- [ 09-09]林毅夫:2020年中国有望进入高收入经济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