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15日电 (种卿)“稳、进、新、好、难”,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今日用五个字概括了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运行特点。
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1.8%。专家预计,三、四季度GDP增速会略微回升。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稳”
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稳”字是对当前中国经济态势的总体判断,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速符合预期,就业、物价、收入、消费等数据指标运行平稳。
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同比增6.7%,与一、二季度GDP增长率相同。
“就业方面,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物价方面,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与一季度持平;收入与消费增长也同样平稳,上半年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5%,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3%,跟一季度持平。”盛来运在今日上午召开的发布会上说,从这些指标看,经济企稳的态势非常明显,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分析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预计三、四季度GDP增速可能会略微回升一些。
资料图。
“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在盛来运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同时力度加大。
首先,工业结构、需求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三产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4.1%;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和2.1个百分点;从需求来看,内需仍是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决定因素,消费贡献在提升,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
其次,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持续显现。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要高于东部,高于平均水平。另外“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也稳步推进。
再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初步成效。从去产能看,上半年煤炭产量下降了9.7%,粗钢下降了1.1%;从库存情况看,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了2100万平方米;去杠杆方面,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从降成本的角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的主营成本是略有下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不能只看具体数据,在不同环境里,改革带来红利的时间、大小、程度也在变化。”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举例说,比如河北钢铁去产能的红利,体现在北京就是雾霾天少了,而对继续从事钢铁产业的地区,就是可以提高议价能力,从而获益。
国家发改委在1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同样谈到了“去产能”的问题。
“2016年压减粗钢产能要完成45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要达到2.5亿吨以上”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重申“去产能”目标,并要求各方决心不能动摇。
资料图。周晗 摄
“新”
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增长
谈到“新”,盛来运认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在增长。
从企业主体来看,今年继续保持了去年以来大幅增长的趋势,上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4万户,比去年1.2万户又有所提升。
从新产业的情况看,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二季度增长了11.8%,比一季度加快了1.8个百分点。
从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来看,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28.2%,网络约车、在线教育、医疗等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记者注意到,随着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不断提升,服务业迅速跃升为“稳增长”功臣。
面对数据是否有“水分”的质疑,盛来运明确了其较快增长的合理性。“近些年,服务业较快发展是符合产业成长规律的,政府也同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发电量、投资、税收等相关指标也与其发展相配套。”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好”
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
“‘好’主要是表现在经济运行的质量有所改善,好的因素在累积。”盛来运说。
他指出,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2%,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有所好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有利于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企业利润的提升。
另外,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4%,比去年同期有所改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资料图。刘新 摄
“难”
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问题有所增加
盛来运把“难”归因于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二是国内结构调整阵痛还在持续。
“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持续低迷,且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包括近期英国的脱欧公投”,盛来运坦言,外部环境比较难。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正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实体经济运行还是比较困难”,盛来运认为,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问题有所增加。
尤其是“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在新常态下略显低迷。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9.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而民间投资同比增速继续滑落至2.8%。
盛来运梳理了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的几点原因,“最主要的是民间投资中50%左右是制造业投资,转型发展中需要进行市场出清,因此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此外,一些地方还存在对民间投资准入门槛过高、改革不到位的情况;贷款难、贷款贵也依然困扰着民间融资主体。
“正因如此,民间投资领域更要‘补短板’和‘降成本’”,赵锡军说,补短板是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而降成本则着力为中小企业减负。其实民营经济亟待宏观方面的制度支持,但又不能偏离市场化,就给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制度创新要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