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在英国演讲:中国在南海的目标首先是维护主权权益
2016-07-07 19:52: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
分享到:
|
中新社伦敦7月7日电 (记者 周兆军)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6日应邀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以《失序与秩序再构建》为题发表演讲。在谈到南海问题时,她表示,中国在南海的目标首先是维护主权权益。中国人民和政府始终对涉及领土主权完整的问题高度敏感,绝不会允许再丢失哪怕是寸土。 傅莹说,南海有重要国际航道,中国是最主要使用者,需要确保航行的畅通和自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我们没有旨在谋求地区霸权的动机和设计。中美都需要南海和平和保持航行自由,应该也需要逐步走向合作。中美不应进入地缘战略竞争,因为一旦开启难免陷入长期争斗,焉知其尽头不是“修昔底德陷阱”。 她表示,美国更多试图从地缘战略竞争的角度看待和处置与中国在南海的分歧,这与美国的战略文化和历史有关系。美国的霸权基于对海上要冲的控制,对其他国家的海上行为天生敏感,所以对中国在南海扩建岛礁如此紧张。而对中国而言,南海问题的核心是围绕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海域的争议。中国民众坚信,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傅莹介绍了一些东南亚国家侵占南沙岛礁引发争议的历史经纬,她说,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和这些国家终于达成共识,主张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问题,解决之前可以搁置争议,同时积极推动合作,促进了地区稳定和繁荣。但近年一些声索国的行为和美国的干预正在令形势发生变化。尤其美国不断派军舰军机靠近中国岛礁,构成严重安全威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相信美国正在支持一些国家损害中国利益。误判往往招致后果,要走出因南海问题形成的安全困境,中美应澄清彼此意图,避免误判。 关于中国对秩序的认识,傅莹说,中国自认为是“国际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所说的“秩序”指的是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组成的“国际秩序”,包括国际法原则,它或许与“美国治下的秩序”有重叠,但不完全重合。中国对这个由联合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有很强的归属感,当年参与其创立,现在是受益者、贡献者,也是改革者。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话来讲,中国的意图“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中国正在为改革、完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在经济上提出了亚投行、“一带一路”等倡议,安全上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与可持续安全等理念。 傅莹指出,考虑未来秩序需要超越现有概念,也许可以提出“全球秩序”这样一个更加宏观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容纳全球治理、大国协调、多边合作、南北对话等等,把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各种支柱和环节都包容进来,关注到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利益,提供一个大家都能舒适地居于其中的“秩序屋顶”。 演讲后,傅莹回答了听众关于中英关系、南海、朝核、世界经济秩序等方面的提问。(完) |
相关阅读:
- [ 03-05]傅莹:今年军费预算增幅7%-8%
- [ 03-04]发言人傅莹:从普通人角度讲述中国所思所想
- [ 03-04]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网言网语”趣答记者提问
- [ 03-04]军费、打虎、雾霾——三道“必答题”四考傅莹
- [ 03-04]人大会议首场发布会举行 傅莹回应热点话题
- [ 03-04]傅莹: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人大要保持监督的力度和节奏
- [ 03-04]傅莹:应该让电影产业的服务和管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