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傅莹:从普通人角度讲述中国所思所想
2016-03-04 22:48:31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海燕 孙靖 |
分享到:
|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屈婷 刘伟)4日上午11时,中国高级官员里颇负知性之名的傅莹身穿釉青色套装,步伐轻盈地登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的讲台,用诗意的“两会的季节”宣布发布会开始。 她面对的是一个被数百名记者挤满的大厅。数不清的镜头,直播的红色信号灯一闪一闪,记者高举的手臂密密麻麻。 发布会半程过后,会场发出了笑声,气氛变得轻松许多。其后大约40分钟里,记者们的笑声有十多次。63岁的傅莹一头银发,声音清亮。这是她第四次担任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 多年的外交经历让傅莹面对那些尖锐的问题时,能四两拨千斤。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有示威者试图暴力抢夺。时任驻英大使的傅莹随即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事件的另一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她赢得“危机大使”的美誉。 1小时40分钟的发布会上,傅莹充分展现了她处理棘手问题的独特手段:从普通人的角度去讲述中国的所思所想。 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提出“南中国海军事化”的问题时,傅莹反问:“军事化”这个词炒得挺唬人的,这是不是有点语言霸权? 接着,她讲述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感觉:中国人觉得美国派军舰到南沙岛礁那么近的地方炫耀武力,这个不好;她讲述了中国人的担心:“如果我们的领土主权、我们的海洋权益受到进一步的侵蚀,中国人民是不高兴的、不赞成的,而且是不放心的。” 在整场发布会上,傅莹一共回答了18个问题,既有关于全国人大的职责,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审查、慈善法草案的审议,也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如朝核问题、南海问题。她还特别点出了对妇女权益的关注。 傅莹就像一个在办公室跟你聊国内、国际大事的“同事”。她在回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法制保障时,回忆起“我们这代人在你们这个年龄时就几部电影看来看去”;她也“调侃”同事:“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都很少笑的,我认为他‘压力山大’。” 美国有线电视台记者问道:中国军费开支“是否增幅大”?她先是卖了个关子:“我提前讲单项预算有抢跑之嫌。”随后莞尔一笑:“我要不讲,你们是不是有点心塞?所以我还是给你一个大致的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傅莹还是一个科幻迷。在回答朝核问题时,她向新加坡《海峡时报》的记者讲了科幻小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的环境。“这个小说也是提醒我们不能让现实生活当中出现这种现象。”她说。 整场发布会,傅莹回答每个问题的时间均控制在4到5分钟之间。12点38分,她站起身来,微笑作别。 “来发布会前,我最想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监督政府工作的,而发言人的讲述正好解答了我的疑问。”肯尼亚24小时新闻台的记者卡洛琳说。 |
相关阅读:
- [ 03-04]人大会议新闻发言人傅莹“网言网语”趣答记者提问
- [ 03-04]军费、打虎、雾霾——三道“必答题”四考傅莹
- [ 03-04]人大会议首场发布会举行 傅莹回应热点话题
- [ 03-04]傅莹: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人大要保持监督的力度和节奏
- [ 03-04]傅莹:应该让电影产业的服务和管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 [ 03-04]傅莹:政府部门推进政策的过程会依法行政
- [ 03-04]傅莹:今年中国军费增长幅度在7%至8%之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