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神奇的科技盛宴——聚焦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2016-06-06 21:44:3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
据四方机车工作人员杨欣介绍,近年来,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最大的突破就是实现了自主化研发,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和路情,使用了两条通信总线,能够使带宽占用率在50%以上,明显提高了列车通信的可靠性。 让人兴奋的是,现场还能实时连线远在南极中山站进行第32次科考的中国团队。“就在今年,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飞越海拔超过4000米的南极昆仑站,对今后的极地考察意义重大。”离家到现在已有208天的南极中山站站长汤永祥,带领着19人的团队坚守在美丽又残酷的冰雪世界里,话语中透露出一股科学家的韧劲。南极科考队已坚持了逾30年极地环境长期监测,获取了丰富的科研数据。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一系列高精尖行业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系统、“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战略高技术以实物、模型和参与体验的方式进行集中展示。 “立地”:成果惠及民生需求 传统农业要依靠阳光、土壤和气温,踏实松软的土地能结出丰厚的果实,可你见过智能化栽培农作物的“房子”吗?在农业科技展厅,智能植物工厂技术成为一大亮点。“通过节能LED灯生成人工光源,模拟植物生长的光照,同时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配置营养成分,使得农业生产可以在任何地点、时间开展。”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介绍。 不占农用耕地,产品安全无污染,操作省时省力,智能植物工厂使农业生产从自然束缚中脱离出来。“不论是大到数千平方米的空间,还是小到‘蜗居’在冰箱里的植物栽培,都能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与传感器形成对接,实时反映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杨其长说。 展厅另一处,我国自主创新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摇身一变”成为主刀医生,有板有眼地模拟骨科手术操作。过去,传统骨科手术需要先借助X线诊断设备,经反复透视,然后依靠医生的空间想象和徒手操作确定螺钉置入路径。“医生从表面难以观察骨头内里的三维结构,给手术精准操作增加了难度。”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介绍。 作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它没有庞大的躯干,却有着一对可多维度转动的灵活机械臂。“精确度高达0.8毫米,降低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超20%,还能减少失血量和术中组织创伤,真正实现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治疗。”田伟说,该系统已在10多家医院的逾2000例临床手术中使用,具有从经验型手术向智能辅助手术迈进的意义。 科技创新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十二五”以来,在居民健康、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我国研发并应用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以往一些不为公众熟知却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集成电路技术、生物工程角膜、抗肿瘤新药等集体亮相展览,与公众近距离接触。 “众创”:激活创新创业土壤 科技创新不仅包括研发还包括科普。创业创新也不只是科研人员的“分内事”。在上海市社区创新屋的展示场地内,一群孩子正专心摆弄身前的小机床和各种零部件,有的组装小型机器人,有的切割出灵活生动的木艺制品。 来自上海市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四年级的王智豪说,“我爷爷和爸爸都做过木匠,以前看着爷爷给村里其他人造房子,我也想试试身手”。从制作木艺、纸艺到操控机器人等,创新屋还带领大家废物利用,用废光盘等造出更多新奇物件,不断开拓参与者的创新思维。“现在我收藏的模型要是坏了,自己就能修,平时还能设计并制做出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很有成就感。”王智豪说。 社区创新屋是上海实施的一项惠民科普工程。上海市科委科普处调研员杨平说,置身于社区一角的创新屋成为激发万众创新的科普阵地,3年来,上海市16个区县已建成社区创新屋79家,通过设计、制作、探究、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满足8岁至80岁市民参与创新实践体验的需求。 在大众创新创业展区,不少参观者与来自工匠创客汇和优客工厂的创新创业者热烈交谈。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同学说,“我对机器人、模拟太空舱展示等都很感兴趣。刚才还跟一些科学家交流了很多话题,受益匪浅。这次展览的内容很丰富,5年间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很多成果的水平超越了其他国家,我感到很自豪”。 据统计,“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强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开源平台和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75万人。(经济日报记者乔金亮 郭静原) |
相关阅读:
- [ 06-06]“十二五”科技创新展:模拟开飞机体验天宫一号
- [ 05-10]“十二五” 漳州交通领域完成投资676亿元
- [ 04-21]新华网评:拥抱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大智慧
- [ 04-12]“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外商投资结构调整优化
- [ 04-06]西藏65年变化翻天覆地:GDP增1000倍 人口增200多万
- [ 03-31]2020年京津冀PM2.5将降25% 北京下降指标待下达
- [ 03-25]“你所不知道的五年规划”(5):公众能参与五年规划的制定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