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遍地开花 大有跑马圈地之势

2016-05-29 14:16:16 刘祎辰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央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记者刘祎辰)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新能源汽车项目近期集中上马,大有跑马圈地之势。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还未结束的5月,各地新建、扩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消息就有近十条。加上此前已经陆续释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建信息,2015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意建设或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计算多达30个,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与顺德、英德两地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了《共建广东首个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框架合作协议》。在5月21日召开的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年会暨新能源产业交流会上,有18家电动车企业现场签署了入园投资意向书。在此之前的5月17日,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江西省工信委授予“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基地”称号。5月8日,贵州贵安与五龙集团牵手,并举行了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园签约仪式……相关案例不胜枚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生产4.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35%。1-4月汽车投资2979亿元,增幅为17%,其中民营汽车投资2334亿元,增幅为23%,占汽车投资的78%。

相关人士表示,这些新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或为地方政府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热潮,拉动当地经济的重点投资项目;或为部分进入工信部“黄牌”警示名单的企业进行自救的行为。与之相配套的动力电池项目也开始纷纷投资新建项目,竞争格局愈发激烈。相关人士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当产业快速发展的时候,企业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产能扩张上,反而会忽略了基础技术的积累和突破,并不是一件好事。

2015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意建设或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计算多达30个,投资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直言,“即便我们在市场规模上超过了国外,但在技术层面却并没有发力。”陈清泰将其形容为“萝卜快了不洗泥”。由于新能源产业过热,在原有的相关企业快速扩张甚至打通上下游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新进入这一产业领域的企业。鱼龙混杂、技术基础薄弱、人才团队匮乏、行业经验不足、产业链整合能力差等问题不可避免。

以动力电池产业为例,尽管产业的迅速扩张让相关企业实现了快速成长并盈利,但由于技术实力薄弱,赶进度占市场拿补贴的投机行为客观上加剧了安全事故的爆发。

在新能源汽车投资热潮的背后,可能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有业内人士分析,2016年成规模的动力电池企业总产能合计约为61GWh,考虑到产能释放过程,若以产能释放因子0.6计算,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的有效产能可达37GWh,按照预测市场需求30GWh计算,则有7GWh的过剩。而这种算法还未考虑大量中小规模的锂电池企业以及从其他行业进入的企业所投资和增加的产能,动力电池市场局部过剩的隐患已经存在。

有统计显示:各地正在建设的30多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其产能加起来已经高达300万辆,远远超过国家规划的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的要求。若算上早几年已经上马的项目及正在酝酿中的项目,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情况在所难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