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网络媒体走转改]李保国:与巍巍太行相融 与山区百姓相依

2016-05-05 20:10:0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从内丘县岗底到邢台县前南峪,从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到平山县葫芦峪,太行山的每片果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富岗山庄撰写碑文称赞李保国等科研人员扎根山区的精神 ”  今年,岗底村果农杨小平的果林里又新栽培了一大批苹果树苗,不久的将来,这片果林就会郁郁葱葱,硕果累累。

李保国生前教果农如何剪枝

新华网石家庄5月5日电(樊小菲)“太行绿了,可您却走了!这里的农民舍不得,太行山舍不得!”李保国教授逝世引发的悼念热潮至今未减。在网络上,上百万人祭奠他,近30万网民在手机微信中为他点亮了烛光。

熟悉李保国的人都说,“李教授30多年和山区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既是老师,更像亲人……”扎根山区35年的时间里,他推广36项林业技术,让140万亩荒山披绿,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李保国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一个知识分子勇于帮助山区百姓脱贫的“富民情怀”。

如今,他的骨灰被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百姓相依。他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后来者走上科技扶贫的道路。

“农民教授”的“富民情怀”

“李老师在世的时候,很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他每周都要来一两次,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指导农民怎样管理树木、怎样造地、怎样节水灌溉。”平山县葫芦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美合回忆说,当时的李老师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大褂,特别平易近人。

当地果农说,李保国每次到山区授课,百姓们都会把他围起来,有说有笑,那股子亲热劲儿就好像是家里来了亲戚。站在果农中间的李保国,看不出和农民有什么区别。

“一棵果树所供给的营养有一定的限量,打个比方,10个馒头10个人吃,一人只能吃一个,谁也吃不饱。如果10个馒头5个人吃,一个人就能吃两个,大家都能吃得饱。”教农民疏花,李保国讲得生动有趣,果农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35年来,李保国每年深入山区200多天。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李保国下乡不是“走过场”,他不仅“身在太行”,更是“全心投入、情洒太行”。

从内丘县岗底到邢台县前南峪,从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到平山县葫芦峪,太行山的每片果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曾有同行说,李教授的课题个个都“土得掉渣”。但正是这些接地气、冒热气的项目一次次帮助山区百姓拔“穷根”、甩“穷帽”,使在贫瘠山沟里“刨食”的10万农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这些年,李保国赢得过许多荣誉称号,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二字。农民出身的他,从未放弃过“三农”情怀。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看不了他们过苦日子,让父老乡亲们都富起来,我的事业才算成功。”

李保国就像一颗种子,在巍巍太行牢牢扎根,茁壮成长,用自己的生命绿了山林,富了乡亲。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也印在了山区农民的心中。”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