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
2016-04-28 10:39:48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分享到:
|
四月,草长莺飞、麦浪滚滚,江淮大地的美好时节。 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进山区、下麦田,访农家、入校园,就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调研考察。 循着总书记安徽之行的足迹,记者回访了几天来和总书记面对面的部分干部群众。他们向记者表达了共同的心声:把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落到实处,努力建设好家乡,为推动安徽经济社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时间:4月24日 调研第一天 地点: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关键词:脱贫 雨后初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一个大别山深处的小村庄,曾经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 几辆车顺着蜿蜒山路进了村,习近平总书记走下车。“从北京坐了1个半小时飞机到合肥,又坐了1个半小时汽车到金寨,再用1个多小时进山来到你们这里,就是要了解农村脱贫特别是革命老区扶贫的真实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扶贫,总书记心中一直的牵挂,国内调研考察期间他多次深入贫困地区。 听到屋外的脚步声,村民陈泽平一抬头,竟然是总书记。“这一刻,我激动得心怦怦直跳。当时我爱人汪能梅正洗碗,兴奋得甚至忘了擦擦手。”陈泽平对总书记来访的细节如数家珍:“他问得很细,‘身体还好吗,这个季节屋里还有点冷吧,家里种几亩地,种的茶叶几年能收获,养了几头猪,猪肉价格还可以吧,存的粮食够吃多长时间……’看到我家的‘古董电视’,总书记还关心地问能收到几个台。他和蔼可亲,就像亲戚朋友聊天一样随和。” 正拉家常的时候,村干部递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移民直补”“公益林补贴”“计生奖”“劳务收入”……总书记一边念着表格上的项目,一边向陈泽平了解贫困户搬迁等支出和补贴情况。陈泽平告诉记者:“总书记给我们带来了致富和小康的希望,我不会忘记这份温暖,会和乡亲们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脱贫。” 一墙之隔的汪能保68岁了,住的是祖辈留下来的土坯房,修修补补、风吹雨打。上世纪90年代新盖的房子在前院,房子裂了,当地政府正帮助修葺。看到总书记沿着石阶走向他家,他先是蒙了一下,接着快步迎了上去,紧紧握住总书记的手。“总书记说‘老汪你好,来看望你们’。我激动得不行,说做梦都没想到您会到家里来,共产党政策好,给我们带来好多福分啊!” 习近平拿起桌上红色的扶贫本,一边看一边仔细询问老汪家情况。听说老汪爱人有高血压,一年药费要花两三千块,习近平说,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总书记的话说得朴实,村里的乡亲们都很感动。”汪能保对记者说:“握着总书记的手,很宽厚,很温暖。” 贫困户陈泽申家的院子里,装上了扶贫项目小型光伏电站。习近平听说陈泽申独自拉扯孙子,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强调做好教育扶贫工作。“总书记说,‘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跟不上世世代代落后’,我把这些话打电话给孙子说了,孩子说要努力学习、拿出一份好成绩来。” 总书记来到大湾村的消息,在田间地头不胫而走。村民们纷纷涌到陈泽申家。小院里,草木芬芳,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畅所欲言。 大湾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余静来自县医院,下村的时候孩子才5个多月,也有不理解的声音,但她无怨无悔。“这段时光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帮扶,还要真心实意给予关心。”她告诉总书记,村里现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415人,“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 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扶贫工作队的干部配备,和乡亲们聊起脱贫措施,同大家一起算脱贫时间账。“乡亲们都把总书记来村里的照片当成了手机桌面,现在干劲更足了”,余静牢牢记住了总书记的教诲:“要脱贫也要致富,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这些话,给大湾村的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 |
相关阅读:
- [ 04-28]国平:掌握核心技术,建设网络强国
- [ 04-27]国平: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点赞鼓劲
- [ 04-27]国平:网信事业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