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 传播政策落实好方法--首届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首战成功 传播效果显著
2016-02-01 18:12:06 来源:中国网信网 责任编辑:王海云 王海云 |
分享到:
|
走下去体会,俯下身感受,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温度 如何让新闻网站成为正能量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如何在舆论多元化的今天能够不断让网络正面舆论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网络媒体“走转改”给出了响亮的回答。活动让刚刚获得采编权的网络媒体记者们从电脑前走出来,深入一线,用心、用情、用功去触摸、去体会,用听、用看、用交流去感受真实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让网页上的文字更具深度和温度,让传播的声音更具民意倾听和人文关怀。
来自新华网记者的报道:张永常是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的贫困户,“以前地里种玉米,不值钱,孩子又多,刚刚够吃饱肚子。”说起过去的贫困日子,张永常满脸无奈,眼里泛着泪花。去年 7 月,当地政府推出了“一市五金多套餐”问需式精准扶贫政策后,让张永常感到一家人的生活充满希望,靠山吃山,勤劳致富。午后,满是欢喜的张永常穿着布满泥巴的胶皮鞋,开始忙着放牛。一头头健壮的牛,争先恐后地往山上跑,此起彼伏牛叫声响彻山谷。山路蜿蜒,寒气逼人,看到张永常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记者心里忽然涌起温暖的感动。(中国网信网 徐可 摄)
月霞村位于关岭县西南面的普利乡,是一个苗族村寨,村子石漠化严重,村民文化程度低,是典型的贫困村。2010年以前,村里种植养殖结构单一,年人均收入仅3000元左右,村民生活困难。“关岭牛”的“寄养模式”吸引着乡亲们从打工之地回到家乡,利用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搞生态畜牧、生态养殖,在这个从前封闭的小山村中形成一个良性生态循环。没有过度开发,环境保住了;通过养牛,农民也能在家乡致富了。夜幕中的两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11岁,个头相差悬殊,笑容却一样腼腆。孩子说,他们在学校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记者问:“你会多少英语词汇?”孩子说:“我还不会,因为我学的不好”。道路让他们走出大山,但教育却是他们得以立足社会的根本所在。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扶贫政策在向教育领域倾斜,在我们经过的很多地方,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全部实现免费,9 3的教育模式也在逐步推行中。“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教育本身,更适用于亟待通过教育实现脱贫的山里的孩子们。(中国网信网徐可 摄) |
相关阅读:
- [ 02-01]“网络媒体走转改” 贵州加大力度鼓励贫困户融入城市
- [ 01-24]【网络媒体走转改】他凭啥跟在习近平身后还称自己是“第一书记”
- [ 01-19]网络媒体走转改:浪漫草海与你相约贵州屋脊威宁
- [ 01-18]网络媒体“走转改”:当互联网加上老农民(图)
- [ 01-18]贵州丹寨扶贫:鸟笼里飞出金凤凰(网络媒体走转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