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如何协同发展?京津冀两会勾勒“一体化”路径

2016-01-28 07:16:44 张尼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中新网北京1月28日电(张尼)本月以来,河北、北京、天津三地的两会相继召开。同去年一样,京津冀协同发展仍是会上的重要议题。从非首都功能疏解到交通一体化,到大气污染联合治理,再到产业转移,三地在多个领域均制定出了明确的推进方案。

非首都功能疏解

——制定实施四类疏解方案 行政副中心聚焦297个项目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北京市长王安顺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制定实施产业、市场、公共服务、行政事业单位四类非首都功能疏解方案,完成3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退出任务,同时推动部分市属高校和医院疏解。

此外,北京今年还将完善行政副中心规划方案,加快行政办公区起步区建设,确保到2017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部分迁入,带动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功能转移。

另外,两会期间北京还宣布,“十三五”期间,行政副中心将聚焦297个重大项目建设,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王安顺在两会期间特别强调,要让通州建设发展成为展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窗口。

交通一体化

——打通一批“断头路” 打造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今年三地均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推进工作做出了明确安排。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在北京两会上表示,2016年北京市将加快推进京张铁路、京唐城际、京台高速等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公路项目建设,同时加快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

河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加快京沈客专、唐曹铁路、首都地区环线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京唐、京霸、廊涿城际和白沟支线,加快推进京衡客专前期工作,打通扩容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抓好北京新机场及配套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而天津则提出了“打造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目标。该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天津将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深化港口、机场合作,构建以海空两港为核心、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同时天津还将推进交通智能管理、运输服务、安全保障一体化。

资料图:2015年12月7日,北京遭遇重污染天气,故宫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下。中新社记者 张远摄

环境治理

——三地设治污目标 京津冀协同立法首个项目通过

在环境治理方面,今年京津冀三地都明确设立了目标。

以空气污染为例,北京将PM2.5浓度下降5%左右作为2016年的工作目标之一。河北明确,2016年要令PM2.5浓度下降6%以上,同时强调要推动建立京津冀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北戴河地区环境整治等工程。天津则强调,到2020年,要令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25%。

除了强调要实现污染物“减量”,河北方面同时还表示要扩大生态建设“增量”。河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河北将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乡村和廊道绿化及公益林等重点工程,年内造林绿化420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三地在大气污染治理中还首次实现了协同立法。今年河北省两会期间表决通过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就是京津冀协同立法的首个项目,也成为河北“治霾”的重要法治保障。

产业转移

——“十三五”末制造业将退出北京城六区 河北积极承接

针对产业转移,京津冀三地也提出了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今年两会期间介绍,今年北京将以城六区企业为重点,加快产业转移与对接。东、西城生产制造业企业将于2017年底前全部退出,到“十三五”末,朝阳、海淀、丰台与石景山区的生产制造环节也将基本完成退出。

天津则强调,要推动产业升级转移,积极吸纳北京创新资源和优势产业,主动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条。

而未来,河北在三地中将主要致力于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该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阐述了工作规划,其中包括确保北京现代第四工厂、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承德基地、张北云联数据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等。

另外,为精准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河北省2016年还将谋划建设集中承载地和微中心,加快推进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等省级重点平台建设,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协同发展基地和产业园区。(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