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68.9%受访者遭遇过购票难 黄牛倒票供需不平衡是主因

2015-12-17 07:53: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目前正值春运火车票抢票高峰,网上出现了各种“抢票攻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9%的受访者遭遇过购票难。在受访者看来,黄牛倒票和供需不平衡是导致购票难的两个主要原因。

64.3%受访者春节坐火车回家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消息,12月10日,铁路开始发售2016年2月7日除夕旅客列车车票,全天共发售了912.7万张,较去年春运同期增加了126.6万张。其中,互联网发售561.9万张(手机266.4万张),较去年春运同期增加了137.3万张。

尽管铁路客票发售数量在增加,但似乎很难一下子缓解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68.9%受访者有过因抢购春运火车票而忧虑发愁的经历。

在北京工作的程潇潇老家在武汉,每逢春节回家总是“悲喜交加”:喜的是可与家人团聚,悲的是买票总是得历经千辛万苦。“今年工作业绩不错,公司为此延长我一周假期,可是买不到票,大好的假期眼看着就要浪费了”。

说到春运购票难,在北京某高校读研的吴颖也深有体会,“记得本科那会儿,还没实行网络售票,都是排一整宿的队,几个人轮换‘值班’。现在不用排队了,可眼睛也不闲着,时刻盯着系统放票,新票刚放出来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也是难买”。

调查显示,火车是受访者春节回家最普遍的交通方式(64.3%),接下来依次是客运汽车(15.1%)、私家车(10.1%)、飞机(6.5%)等。

“综合性价比,火车不但有速度,价格比飞机还便宜不少,不到迫不得已我不会放弃坐火车回家。”程潇潇说,

春运期间,人们是否会考虑错开高峰期往返?调查结果显示,46.6%的受访者会考虑,24.5%的受访者不会,28.9%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吴颖说,有一次,她在春节假期结束后一周才得以返校,但实属无奈之举。“错开高峰总有一种‘该什么时间没办什么事’的感觉,而且年前年后学校事情正多,若不是没买到票,我不会考虑错开高峰期的”。

28.7%受访者满意当下购票环境,29.1%受访者不满意

据新华网报道,2016年春运期间,铁路总公司将精心安排运输能力,每天安排开行旅客列车3488对,比2015年春运增长14.5%。其中图定旅客列车3048对,增开旅客列车440对。

在唐山铁路工作十几年的张胜(化名)认为,如果为了春运专门新修铁路,那么在其他时间这些资源就要闲置,维护养护费用很高,不符实际。当下临时增开列车的方式可很大程度上缓解铁路运力压力。

陈馨家在内蒙古,目前在北京工作。她发现,即便是眼下实名制的环境,黄牛倒票现象仍然非常严重。“除了春节,我平常时间回家也基本上买不到票,新票刚出等我点进去就显示售罄了,但能从黄牛那里买到任一车次和时间回家的票。而且车开后通常都是乘客并不多,再进售票网看又会出现不少余票”。

吴颖表示,本来买火车票的人就多,分秒必争,而今年官网的验证码也让她颇为头疼。“验证码非常难以辨认,图片不清晰,目标辨识度也低,耗时耗力”。

调查显示,28.7%的受访者满意当下购票环境,40.9%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购票环境一般,29.1%的受访者直言不满意,1.3%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在受访者看来,黄牛倒票(54.0%)和供需不平衡(50.3%)是导致购票难的两个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有图片验证码难辨认(46.6%)、人们扎堆选择火车出行(43.4%),铁道部门内部存在倒票现象(33.3%)、车票预售分批出票(24.5%)、铁路运力不足(23.8%)、其他(2.6%)。

陈馨认为,黄牛倒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顺利出行,实在应该加大对黄牛的查处力度。

张胜则感觉,春运期间铁路客运供求不平衡,根源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人口流动性强,“一票难求”的现象在沿海和一线等发达城市更明显,也印证了这一点。国家应该加大协调区域发展的力度,让想留在家乡的人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给予长期在某个城市工作的人同等福利待遇,让他们安家立业。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38.6%来自北上广深,36.1%来自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占,17.3%来自地级市,7.9%来自县城或乡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