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媒体三问收取拥堵费:能否治理北京雾霾?

2015-12-11 07:10:26 刘大江 杨焱彬 张晓龙 杨静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8日,北京启动历史上首个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雾霾成为北京人心头难言之痛。近日,环保部确认北京的PM2.5首要来源是机动车。“查清北京等9大城市雾霾首要‘元凶’很不容易。”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为此,环保部会同中科院、工程院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明确,2016年将研究试点征收拥堵费,针对小客车、机动车实施更加严格的限行措施。征收拥堵费能否化作北京的“散霾”春风成为了网友最为关心的问题。记者通过采访,对网友关心的问题向相关部门进行求证。

【网友提问:通过收取拥堵费整治机动车尾气排放真的能够治霾吗?】

【记者求证:收取拥堵费在国外取得了良好成效】早在2003年,英国伦敦便开始征收车辆进城费,旨在减少市区车流量、改善交通拥堵,并提高环境质量。该制度规定,对车辆理想状态下行驶1000米排放量排放低者为A类,即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100克以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225克/公里为排放最高即为G类车,从排放量来划分汽车类别并征收拥堵费。A类减少费用或甚至不收费,而G类每天需要征收25英镑,而零排放的电动汽车则免费。周一至周五,每天7时至18时30分,小汽车、卡车及货车必须付5英镑(后涨至8英镑),才能在市中心(部分区域)行驶,所收费用用于改善公交系统。此后收费区域不断扩大,收费标准也提高到8英镑。最终,交通拥堵费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伦敦交通局称每天进入塞车收费区域的车辆数目减少6万辆,废气排放降低12%。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开车上班,纷纷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

此外,2006年,拥堵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试行的7个月时间里,该市空气中污染物排放就减少了10%—14%,空气质量提升了2%—10%,而交通流量则下降了20%左右;2012年意大利米兰开始征收拥堵费,交通流量降低了30%,而由交通排放的污染物也下降了30%,PM10和PM2.5中的黑炭质量浓度则下降50%左右。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缓堵处副处长周天近日受访时表示,未来可能会在现有的“5日限行”的基础上实行更严格的限行措施。另一方面,从2010年第一次28条缓解交通拥堵的措施出台时,北京就提出了“拥堵收费”的设想。周天表示,拥堵收费是国际大城市普遍实施的一种市场化手段,是用价格来调整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目前对如何收取拥堵费也正在研究中。

【网友提问:收取拥堵费,“洋经验”能否适应国情】

【记者求证:对于北京来说,收取拥堵费有助于治霾但是并不能彻底根治】曾有人将北京比作“胖子”、“大块头”,这是因为在北京16410.54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上承载着2069万常住人口、537万辆机动车、超2亿平米的施工面积,同样是这样一座城市,一年可以消耗2300万吨燃煤、700多万吨燃油……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团队公布的数据,1998-2013年间,北京人口增长70%,GDP增长近8倍,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了303%,汽车排放本身具有固态颗粒物、硫化物等多种污染物,同时其产生的碳氢化合物会迅速与其他物质混合,形成了催化作用,为二次生成粒子起到加速作用—机动车排放在北京雾霾成因中的所占比例高达31%。

对于北京这个大块头来说,机动车尾气排放并不是唯一一个造成北京雾霾的源头,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收拥堵费尽管不能彻底根治北京的雾霾,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环境的质量。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规划院信息室主任姜鹏认为,从国外经验来看,收取拥堵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网友提问:收费也只是治标举措之一,如何治本?】

【记者求证:多措并举持续性整治才是根本途径】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认为,治霾需要的是长效机制,是一项常年性的工作。而且并不能单靠某一条举措,需要多措并举,持续性整治。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程世东认为,经济杠杆能起到一部分作用,发展公共交通才是根本。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城市路网规划和建设,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同时约束公车过度使用,保障公共交通的“路权”。

“没有任何一种措施是灵丹妙药,一用就好,医患治疾,往往也不能依靠一种药物。”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与环境传播研究所所长杜少中说,在北京,机动车所产生的污染只是造成雾霾的因素之一,收取拥堵费有助于治霾,但却无法根治这一问题。

从伦敦治理雾霾的经验看,治理过程中的持续性以及长效性治理机制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伦敦之所以在烟雾事件前期没有做出迅速的反应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事情的严重性,或许是处于探索过程中。但对于我国来讲,完全可以从伦敦治理烟雾事件的过程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并且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布置出“一揽子计划”综合治理,毕竟在治霾这个宏大的工程中单靠一条两条措施终将单脚难行。(记者刘大江杨焱彬 张晓龙 杨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