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何九天两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11-19 19:38:57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责任编辑:林雯晶 李艳 |
分享到:
|
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这是习近平在九天之内第二次公开提到有关“供给”的话题。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经济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而APEC上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演讲,通常被国际社会视为观察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习近平选择一内一外两个场合谈“供给”,足见这件事的重要。 “供给侧”意指侧重于“供给”,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看来,这也意味着在外需不足、内需潜力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将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供给侧改革”是对症下药之举 时隔九个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重回公众视野,“供给侧改革”这一新词也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就在一星期之后,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再往前翻,早在10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到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加快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这种改革具体而言,它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给人民网记者举例说,中国人对手机需求量很大,但美国苹果手机在中国却甚是走俏。中国早有生产电饭煲、马桶等生活用品的能力,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购买日本品牌。 哪些领域、哪些产业、哪些产品在“供给侧”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正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美国《侨报》称,中国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对症下药之举。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更切合可持续发展的要义。 |
相关阅读:
- [ 11-19]日本央行行长对日经济复苏乐观 称恐袭影响有限
- [ 11-19]国平:习主席谈经济时全世界都在倾听
- [ 11-19]习近平: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 [ 11-19]中财办副主任:经济下行“病根”在供给问题
- [ 11-18]习近平: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
- [ 11-18]亚太经济面临诸多困难和风险 习近平提四点主张
- [ 11-18]中国经济转型是全球经济复苏与再平衡的关键特约
- [ 11-17]“习近平出席G20峰会”专家谈: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