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仍是全球增长的动力之源
2015-09-29 11:39:03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
分享到:
|
三、中国经济也深受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之痛 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有其内生主动调整的因素。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步入发展新常态,一方面受资源环境和市场条件变化的影响,潜在增长率趋于下行,经济增长出现换挡;另外一方面,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逐渐显露,调结构转方式任务紧迫繁重。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阵痛陆续释放,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其客观必然性、合理性,这必将为中国经济今后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巨大冲击。 一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导致中国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处在深度调整之中,呈现出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的特征。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全球贸易低迷,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连续数年低于2000点的贸易平衡点,今年以来,基本上在500—1200点之间震荡。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在保护自己有限的国内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明显增多。受此影响,近年来中国出口压力不断加大,出口增速明显回落。2011—2014年,按人民币计价,中国出口额年均增长7.7%,增速比2002—2008年期间低16.5个百分点。今年1—8月份,出口额同比下降1.6%。 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中国“被通缩”。近年来,中国工业生产领域持续面临着一定的通缩压力。截至今年8月份,工业品价格同比连续42个月下降,并且降幅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工业品价格持续下降,尽管有传统领域产能过剩的因素,但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2012—2014年,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年均下降2%左右,今年1—8月份下降11.3%。其中,中国进口量较大的原油价格从2014年100美元/桶左右跌到了目前50美元/桶以下,铁矿石价格从2013年的130美元/吨以上跌到60美元/吨以下,大豆价格从2012年的600美元/吨左右跌到400美元/吨以下。初步估算,目前PPI降幅中1/3左右是由于进口价格下跌导致的。相比进口价格的大幅下滑,出口价格下降幅度相对较小。1—8月份,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下降1.4%。由此可见,中国没有输出通缩,而是被输入通缩。 三是在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实行量化宽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饱受被动升值之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连续推出多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欧洲步其后尘,推出强度更大的量宽,使得人民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被动升值。今年以来,美元退出量化宽松,加息预期升温,大量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外逃,受此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也使得人民币对这些国家货币处在升值状态。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测算,2014年1月份至今年8月份,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10.5%,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10.6%,对欧元升值17.3%,对日元升值9.6%。币值升值使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减弱,是我国出口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8月中旬人民币汇率贬值4%左右,这主要是为了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主动矫正人民币中间价与汇率的偏离程度,一定程度上释放外部带来的贬值压力。从中长期看,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中国仍是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秩序的重要力量。 |
相关阅读:
- [ 09-29]日媒:大众事件损害德国形象 恐会拖累欧洲经济
- [ 09-29]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福建生态省建设
- [ 09-29]厦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将超1000家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 [ 09-29]厦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将超1000家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 [ 09-29]哈总统:复兴丝绸之路经济对欧亚国家具有意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