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全国政府网站首次普查“大考” 逾六千家网站关停

2015-07-30 06:46:32 王琪 宋婉宁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103家省部级门户网站达标

3000余个不更新栏目“激活”

5月15日,普查被曝光当天,宜宾市人民政府网站就发布公告,责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立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约谈两部门政府网站分管负责人和办公室主任,并视两部门整改情况决定是否采取关停措施。

16日下午,宜宾市人民政府网站再次发布公告,宣布两部门网站完成了相关栏目信息更新和内容完善的整改工作;且吸取教训要求各级各部门落实主体责任,认真负责各自门户网站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运维人员。

近日,记者登陆宜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的“办事指南”板块,发现已有6条信息更新,最新一条“劳动能力鉴定办事指南”更新时间为2015年7月6日;宜宾市交通运输局网站中的“交通概况”板块,也多了一篇“宜宾市交通概况”的图文介绍。

普查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发现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漏报瞒报300余个,发现“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问题3万余个。

在张少彤看来,一些政府网站出现“四不”问题,根源还在“重建设、轻管理”。领导不够重视,有些网站在建立后无人问津;需求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网站维护难以落实。还有一些领导盲目追求先进技术,导致网站内容脱离当地实际,更脱离老百姓需求。

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要靠政府部门规范管理。政府网站的开设和停办都要规范流程,设定统一的审批程序。对已开办的网站要加强监管,杜绝空白栏目等。

“普查确立了政府网站的底线要求与问责机制,对政府网站的督促作用非常明显”,张少彤说。

目前,103个省部级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完成整改,有1万余家网站已通过上级组织单位的检查核查。当前不可访问的链接由平均每站近300个,减少到不足30个。所监测栏目信息90%以上均在规定周期内更新,3000余个长期未更新栏目被陆续“激活”。

开展抽查核查形成长效机制

3至5年实现集约化管理

据普查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普查工作正在加大力度、加快速度, 8月31日检查整改阶段结束以后,政府网站若被查出还存在问题,将予以曝光。

“抽查核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各地区、各部门上报的政府网站有关信息,通过系统扫描和人工复核等方式开展抽查核查,形成一个长效检查机制,并建立曝光台引导社会公众对政府网站进行监督。”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政府网站要推进资源共享和规范管理。自2014年底起,各地方要完成政府网站技术平台的集约化建设,已建成的市县网站可在3—5年内迁移到上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利用上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开设子站、栏目、频道,并主要提供信息内容。”张少彤说,普查评价标准只是政府网站不能逾越的底线,政府网站还应在进一步提高回应社会关切水平、完善网上服务功能上下功夫。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府网站、微博、微信,都成为政府与民众沟通、为民众服务的重要平台。2013年,中国政府网官方微博和微信开通,让中南海离普通老百姓又近了一步。各级各地一些政府网站还推出APP应用程序,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

黄璜认为,当前大部分政务信息的获取还是通过政府网站,政府要通过政府网站建设打牢服务基础。同时,针对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方式,还可以用微信、微博或者其他方式将网站服务推广普及,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政府网站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内容管理。之所以经常出现引起公众反感的现象,比如开天窗,更新不及时,内容假、大、空,孪生新闻等,是因为普遍缺乏一个熟悉业务、稳定的网站内容运维团队,在网站长效运行、信息内容组织等方面有待提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楠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

截止日期:7月27日

王琪 宋婉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