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中国落实“以税控烟”行动 向烟草消费说“不”

2015-05-29 21:42:46 周蕊 程迪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中国对烟草消费税的新一轮调整近日逐步落地。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与上一轮2009年的税率调整相比,此轮调整有了更显著的“税价联动”效果,“以税控烟”的目标更加明确。

专家指出,“税价联动”成效难以立竿见影,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推动中国控烟事业。同时,“以税控烟”还需深层次的税制改革配套,以改变市场消费预期。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宣布,5月10日起,中国卷烟商业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将从目前的5%上调至11%,每支烟还将加征0.005元的从量税,即每包烟从量税上涨0.1元。

中国烟草专卖局消息显示,卷烟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上调后,全部卷烟批发价格将统一提高6%,同时按照零售毛利率不低于10%的原则,同步提高零售指导价。

时隔半月多,中国多地价格监测部门的公开数据表明,卷烟涨价已然落地。在多数地区的销售终端,20元以内的卷烟价格每包普遍上涨0.5至1元,20元以上的每包上涨1至2元或2元以上不等。

记者在上海徐汇区一家烟草销售点看到,大多数烟品的价格已上涨,比如一款中华烟从原本42元涨到了45元。

江西的南昌大学内一个售烟点负责人介绍,她的店自2004年开始营业,10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烟涨价了。“低档烟涨了几毛钱,一般烟品涨了1到2元钱,高档烟上涨幅度更多一些”。

事实上,中国烟草消费税1994年确定税制,除了此次税率调整外,1998年、2001年、2009年分别进行过调整。虽然并非第一次调整烟草消费税,但“税价联动”效果却是多年来不明显,也因此使得“以税控烟”的效果受到质疑。

有10多年“烟龄”的上海白领小王告诉记者,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逐年走高的CPI相比,卷烟的零售价一直没有太大变化,烟草其实正在变得越来越便宜,“大学的时候一包红双喜10块,差不多是一天饭钱,可现在涨完价也才11元,只够吃碗牛肉面”。

多位参与过烟草税率政策调整的人士透露,历轮烟草消费税调整的具体内容几乎都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但前几轮税率调整目的侧重于增加税收,并非以控烟为主要出发点。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指出,2009年烟草消费税调整主要针对的是进口和生产环节,香烟零售价格没有实质性提高,增加的税收只是被烟草行业内部消化了,并未产生明显的“税价联动”。

杨功焕指出,此轮调整针对流通环节,批发价格上去后,零售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可以看出财政、税务等部门很明确要‘以税控烟’”。

在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有成本效应的控烟措施是提高烟草的税收和价格。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烟草价格每增长10%,放弃吸烟的成年烟民增加3.7%,放弃吸烟的青少年烟民增加9.3%,而这一数字在发展中国家则要翻一番。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经济政策合作中心主任、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郑榕说,烟草税上调应从短期和长期分别看,尽管短期内消费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如果能给轻度的消费者和尚在边缘的消费者一个烟价会上涨、会变贵的预期,长期来看,会有效减少边缘消费者的数量,而边缘消费者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青少年。

杨功焕分析表示,要实现“以税控烟”并非一蹴而就,由于中国已经6年没有调涨过烟草消费税,需要通过一年烟草消费量的变化来评估实际控烟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曾向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中国应将烟草税提高至卷烟零售价格的70%,而不是目前的50%左右。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是一个‘小步快跑’、年年涨的情况。”杨功焕说。

郑榕建议,“以税控烟”需要更为深层的税制改革配套,应借鉴国外税制改革的经验,引入指数化的浮动税率,每年的税率可以及时根据经济状况有一个指数化的反应,给消费者以烟价将年年提涨的明确预期。(记者周蕊 程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