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经济新“骑术”:新旧动力“衔接”间如何行稳看远

2015-04-15 20:33:43 黄博阳 游苏杭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记者黄博阳游苏杭)2015年中国经济开局成绩单今日交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在此前一日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把脉当前中国经济时,再次以自行车妙喻中国经济,“‘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

要在骑行中做到行稳看远,必须在中国经济新旧动力“衔接”之际掌握一套新骑术:“保持定力、灵活施策,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用好多种政策工具。”

“衔接期”的此消彼长

事实上,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落已在市场普遍预料之中。从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3月份PPI降4.6%,连续37个月负增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下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解读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虽然新动力加快孕育,但体量还比较小,虽然增速比较快,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动力的消退带来的影响。

14日召开的经济形式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衔接期”,一些传统的支撑力量正在消退,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力量则在成长,有的新业态新产业呈爆发式成长。但目前新旧产业与动力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

在这种“青黄不接”的阵痛之下,新动力的加速孕育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1%,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盛来运指出,我国人均基础设施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环保设施、民生改善设施等方面仍然具有很大投资空间。

此外,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且加快了与城镇化、制造业和工业化的融合,这必将催生经济增长的新业态,培育持续增长的新动力。

稳增长的新“骑术”

一季度数据回落,表明2015开局之际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不少专家预期,稳增长过程中,政策工具箱中的调控“利器”将陆续被运用。

事实上,除却此前陆续出台的各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中央早已备齐一套“调控工具”,尤其是定向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自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已陆续推出“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领域消费工程”。经济学家张其佐表示,这两大抓手几乎包括了主要稳增长领域,是阻止经济继续下滑的果断科学决策,也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重大举措。

“值得赞赏的是,这次投资组合拳是‘巧刺激’而不是‘强刺激’ ”,张其佐指出,“投资组合拳”充分考虑了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中突出“稳增长、稳投资”,可以避免重复投资、低效率投资。也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的大胆探索。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型发展战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多项政策措施也在逐渐显现出释放需求的积极作用。

盛来运在发布会上称,中国政府有应对复杂局面宏观调控的经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地完善宏观调控。未来将继续创新调控方式,确保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保持合理的平衡。

“国富”走向“民富”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盛来运指出,“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项目已成为贡献力度最大的一支,消费给大家打开的需求潜在空间是无限的。

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中国不缺少增长点,不缺少消费热点,如何将这些消费潜力激发出来,至关重要的有一点就是要继续提高居民收入。

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实际增长8.1%——居民收入再次“跑赢”GDP。

“近几年服务业增加特别快,就业增加,工资也相应提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这是近些年中国经济的特别现象,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国富”正逐渐向“民富”的趋势转变。

盛来运在发布会上指出,不仅居民整体收入不断增加,收入差距也在转件缩小。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差在下降,可以明显看到中国经济的结构在持续优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在继续加快。

他强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增速的放缓是在预料之中,而这种换挡和回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各项领域的调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