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基层干部谈车改:补贴少下乡多 怎么走好最后一公里

2015-04-13 15:26:12 董素玉 徐寿松 杨玉华 王攀 王丽 方列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改革要警惕“步调不一”

中央各部委与地方政府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是保障改革措施顺利落地的必要条件,而一旦“条”与“块”在某个交织点出现阻滞,就容易导致整套改革政策落地困难。采访中,“改革配套不足”与“上下衔接不顺”是基层反映较为集中的梗阻因素。

上海是司法改革六个试点之一,但改革在最为关键的薪酬保障体系方面却面临困难。上海市政法委一位负责同志说:“此次司法改革关键在于使法官和检察官‘重其责,优其酬’。而目前在薪酬问题上怎么解决上层没有明确意见,有关部委说这事他们也解决不了。”

广东省惠州市发改局局长胡建斌认为,改革的系统性还不够,比如投资体制改革,发改委放权了,但环保、税务不放权,这等于没放。现在需要好好梳理一下。

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则遇到了下改上不改的问题,温州金融办副主任余谦说:“温州作为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国有金融机构参与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只有少数银行象征性做了一些金融产品创新。”

除了各部门的配合问题,改革与原有诸多法律法规的矛盾成为另一个束缚。浙江省人大近期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活动,共整理出4000多条意见建议,其中涉及法律的1800多条、涉及行政法规的近600条、涉及省地方性法规的1300多条。

国家行政学院办公厅副巡视员范迪军等专家认为,尽管中央一再强调改革要系统性推进,但在具体执行中“条”与“块”的配合问题依然成为制约改革落地的关键因素。这需要进一步厘清各部门各级政府的职责,减少权力“交叉点”;还需要加强专职性的改革协调机构建设,引入非利益相关的专家资源,增强改革协调机构的开放性。

谁来承担改革成本

一些基层干部和相关专家认为,谁来承担改革成本成为改革举措落地的主要顾虑。

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楚天骄长期跟踪户籍改革落实情况。她告诉记者,各地的农民工市民化研讨会,除了征求学术界建议,也向民间征集了很多金点子,但一到基层就会发现行不通。比如到了区级层面,单是“谁来承担外来人员的教育成本”就会引发各方扯皮。“中央在政策导向上非常明确,但成本谁来支付的问题不明确。”

财税体制改革在新一轮改革中被赋予“牵一发动全身”的地位。记者调研了解到,地方政府最关心的是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问题。但在财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中,“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因为难度较大被放在了最后一步。而实际上,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很多改革事项能够落地的前提。

“解决好改革的成本分担才能保证改革的落地效果。”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委办副主任吴力举了社会治理改革的例子,“我们转移职能给社会组织,那是需要钱的”。

记者在安徽采访时了解到,安徽在落实农村综合改革中最头疼的,除了钱还有人的问题。凤阳县一位副县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省里机关至少有70个局级单位,全省一年下发到基层的文件至少700个,这还不包括中央的文件和常规性文件。到了县级,平均每天要落实6个文件,“5+2”“白加黑”也落实不过来。从省财政厅到基层挂职的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张行宇说,挂职让他深切体会到基层压力非常大,资源非常少,“改革要尊重规律,干部力量必须向基层下沉”。

“改革上,不改革下”氛围尚未形成

改革落地各环节中人的主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基层普遍反映,这一轮改革的难点集中在“自上而下的公权力改革”,这意味着改革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被改革者。改革执行者如果真正致力于推进改革,那么部分客观性障碍可以被创造性克服;改革执行者如果只是面上应付改革,那么一切客观性原因都会被放大成为落实难的借口。

记者在中部某省采访时,不少地方干部婉言拒绝,一位当地干部坦言,改革难免触动利益,一些干部害怕“枪打出头鸟”。

除了“不敢改”的心态,认为“改了没什么好处,不改也没什么坏处”的心态在基层并不少见。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只听说谁腐败下台了,很少听说谁改革提拔了,更少听说谁不改革下台了”。

在内部动力不足的同时,改革的外部倒逼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伟等专家认为,这一轮改革既要注重功能性改革,也要注重结构性改革。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人大和群众的监督作用,把改革的任务表和承诺书放在阳光下,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督促改革落实,让那些“懒改革”“慢改革”“假改革”的人“不能不改”“不得不改”。(半月谈记者董素玉徐寿松 杨玉华 王攀 王丽 方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