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一带一路” 奏响合作共赢最强音

2015-04-13 12:05:24 许志峰 王 珂 林丽鹂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周艾连  
分享到:

新未来

开花结果 人民受益

作为一个涉及面广、跨越时间长的宏大系统工程,“一带一路”建设任重道远。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

对内,中国政府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对外,中国愿与沿线国家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共同确定一批能够照顾双多边利益的项目,对各方认可、条件成熟的项目抓紧启动实施,争取早日开花结果。

致力于惠及沿线国家人民利益的“一带一路”,自诞生起就与民生紧紧相连。

在吉尔吉斯斯坦东部,有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之一——伊塞克湖。古丝路从中国进入中亚后,伊塞克湖两岸是途经之地。碧蓝无际的湖水、莹白通透的云朵、对岸山顶的积雪……“太美了!我一直想把这里的旅游做起来,但北京和比什凯克之间还没有开通空中直航航线。”比什凯克一家旅行社的中国合伙人刘卫红满怀期待,“相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能够改变这一状况。”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逐步推进,沿线各国人民将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甜头。

基础设施,更加便利——“上下班的路上,我从来没见过太阳。”住在印尼首都雅加达郊外的罗西塔为躲避早晚高峰,每天早晨5点半就得出门,晚上7点半才离开公司。由于道路陈旧狭窄,雅加达经常严重堵车,三五公里路程常要行驶1个小时。同罗西塔一样,改善基础设施也是众多印尼人心中的迫切愿望。共建“一带一路”,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让沿线基础设施欠发达国家的百姓,看到化解出行难的希望。

购买商品,更多实惠——今年1月举办的第八十届德国柏林国际绿色周活动中,巴伐利亚啤酒花种植户赫尔穆特·埃斯特尔在中国展厅品尝了一杯紫鹃红茶,他竖起大拇指:“中国茶,好喝!”共建“一带一路”,将推动实现区域贸易便利化。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无论是茶叶、水果等农产品,还是陶瓷、汽车等工业品,沿线各国人民“卖得更远,买得更惠”将成现实。

出国旅游,更远更美——把2015年确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中国旅游业迈出的步伐紧跟“一带一路”。在广西北海,一批国际邮轮航线正在开辟,中国游客乘坐邮轮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观光旅游将不再是奢望;广西正在争取国家给予从海上和陆路口岸入境广西的越南游客落地签证政策,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从出境游到入境游,一批具有丝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将让更多游客走得更远、看得更美、玩得更爽。

站在新起点,中国将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携手迎来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

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总人口约44亿,GDP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受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明显落伍。沿线国家人均GDP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8%,一些国家是低收入国家,还有9个是最不发达国家。一些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低。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沿线国家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推动力。

“一带一路”将为各国发展提供广阔的新空间。“一带一路”东牵发展势头强劲的东亚经济圈,西牵发达的欧洲北美经济圈,两条南北主线之间架起一条纵贯东西的大经济带,可以充分发挥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挖掘潜力深入合作,建立世界跨度最长、最具活力、发展前景好的经济走廊。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

优化环境

企业主导

企业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也是开展务实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发挥好企业的作用,要进一步深化“走出去”管理体制改革,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加强对走出去的指导协调,营造好的政策环境。

发挥骨干企业带头作用,吸引上下游产业链的转移和关联产业的协同布局,建立研发、生产、营销体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能力。鼓励到境外建设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经贸合作区等,通过专业化园区运营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吸引企业入园投资,促进集中布局,集群发展。

我们也将规范企业走出去行为,鼓励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树立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

增进理解

互联互通

感谢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计划,可以促进沿线国家取得更好发展。“一带一路”意义重大:第一,促进相互的理解和合作,通过文化和学术以及人文间的交流,加强彼此了解。第二,促进区域的合作,能够在人员流动、商品流通,包括在税收方面以及贸易和非贸易壁垒上,各方统筹协调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三,在货币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银行等部门的合作。第四,改善地区架构,进一步促进本地区的互联互通,改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

巴基斯坦非常欢迎和支持“一带一路”,愿意和中方一起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就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巴经济走廊”正在稳步前进。中巴已达成广泛共识,包括如何规划,如何执行相关基础设施项目等。期待“中巴经济走廊”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本地区经济以及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华能集团副总经理孙智勇

能源合作

前景广阔

“一带一路”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能源需求较大,开展互利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潜力和机遇充满期待和信心。

建议国家搭建完善海外项目资源整合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外投资指引和风险警示,健全完善“走出去”协调联络机制,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竞争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好海外投资。同时,鼓励和引导国内电力企业组成“走出去”联盟,尽快形成投资、装备、建设、运营、金融支持一体化的海外项目发展产业链。另外,希望沿线各国政府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加强相关国家的沟通,探讨互利合作的有效途径。

(本报记者 王 珂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13日 06 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