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透视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成效突出 还需改进

2015-03-30 16:26:21 赵超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政务公开成效突出,还需改进——透视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三方评估报告。透过这份报告,可以看到近年来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但在公开质量、答复规范化程度、解读质量与回应水平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升。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成效突出,公开质量还需提升

评估报告显示,在上级部门的不断要求和督促下,各级政府在规范性文件、财政信息及涉及权力运行的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信息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成效明显。

评估发现,有18家省级政府在其门户网站或者政府法制办公室网站公开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目录;5家计划单列市政府全部公开了经过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评估单位还对各行政机关公开本部门2013年决算、2014年预算及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报告显示,国务院部门中,除公务员局预算纳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集中编制、煤矿安全监察局纳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集中编制外,项目组可以在门户网站或者通过其他网站查询到51家部门2014年的本部门预算及说明、49家部门的2013年本部门决算及说明,44家部门对2013年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详细说明。地方政府中,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查询到12家省级政府和3家计划单列市政府2014年预算信息,13家省级政府和3家计划单列市政府的2013年决算信息,其他地方政府普遍都在本级财政厅(局)网站公开了预决算信息。

评估报告还指出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网站公开精细化程度还不理想。比如,在规范性文件的公开方面,不少门户网站栏目设置不合理,多个具备规范性文件性质的栏目并存,让公众查询无所适从;有的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放置随意,不利于公众快捷便利获取相关信息,影响公开效果。

报告还提出,一些信息的发布各自为政。报告以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的发布为例,指出有的行政机关门户网站发布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已过时,没有根据最新的改革结果进行更新。为此,评估报告建议,进一步明确主动公开的范围和标准,以公开清单的方式,给下级机关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信息公开申请渠道畅通,答复规范化程度待提升

评估报告显示,绝大多数部门的依申请公开渠道是畅通的。项目组从2014年11月20日开始,陆续以个人名义,采取特快专递、在线申请的方式,向国务院部门、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对国务院部门,以特快专递发送申请,随机要求其公开本部门的特定信息,各部门的申请内容各有不同。地方政府方面,由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都可能持有土地出让金收取信息,因此,项目组对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邮政特快专递发送申请,要求其公开过去一年中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情况;对地方财政部门采取利用在线申请平台发送申请的方式,也要求其公开过去一年中土地出让金的收取情况。共有40家国务院部门、20家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4家计划单列市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时限内作出了回复。

但评估报告也指出,依申请公开制度实施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情况。部分行政机关只提供部分或仅提供一种申请方式。一些行政机关未能按期答复申请。有16家国务院部门、11家省级国土部门、1家计划单列市的国土部门没有在规定期限内答复测评人员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不规范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主要是不提供书面答复,答复不告知不公开的理由与依据,不告知获取救济的渠道。

对此,评估报告建议,应规范各行政机关的依申请公开处理流程,确保对依申请公开的指南描述准确,渠道多元化且畅通。应保证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人员编制,有专门人员专职处理申请。应建立疑难、重大、繁杂申请会商机制,遇到难以处理的申请,邀请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专家参与论证。

日益重视解读回应工作,解读质量与回应水平有待提升

评估报告显示,不少行政机关十分重视重要政策法规的解读工作。56家国务院部门中,有38家在门户网站设置了专门的政策法规解读栏目。地方政府方面,计划单列市政府均在门户网站开设了政策解读栏目,省级政府中有26家开设了此栏目。

评估报告还指出,各级行政机关日益注重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评估报告显示,不少行政机关重视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回应时效,并能够综合运用新闻媒体、新媒体进行积极回应。

但评估报告也指出,解读与回应的质量不高,制约了政府信息公开效果。比如,项目组分析了被评估对象的解读信息后发现,部分行政机关的政策解读栏目转载了大量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解读,本地文件的解读信息较为有限。此外,多数行政机关发布的解读内容多来源于当地新闻媒体不同角度的报道,缺乏政府主导下的全面性解读。而且,多数解读只是把制定有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说明照搬到网上,不仅形式呆板,信息量也十分有限。

在回应社会关切方面,还存在“回应模式化”“回应缺乏实质内容”的现象,使得回应不仅没有起到正面的效果,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与不信任,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现实中有的政府部门对社会关切的回应虽然说了不少内容,但对公众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往往并未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应。

对此,评估报告建议,行政机关需要养成主动发声的习惯,使政府形象更加开明和开放。所有行政机关都应在做好政府网站公开信息的同时,养成用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等主动对外发声的习惯;还要改变发声时生硬、冰冷的模式,充分运用动漫等传播手段,让公开更生动,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尤其应当加强舆情监测,将发布前的舆情风险预判与发布后的主动回应紧密结合,重要信息发布前就要做好舆情应对预案,积极主动掌握话语权。(记者 赵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