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合肥千名教师进万家:回归有温度的教育

2015-02-12 21:12:13 孔华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央视网特稿(记者孔华)“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终究会等到梦想开花。”一位家访后的老师这样写道,“我原以为,通过手机、QQ、微信,学校跟家长的联系已经够紧密的了,没有想到,到了学生的家中才发现,原来每个孩子是这么不同。”合肥市正在开展的“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在老师和同学之间引发层层激荡,老师家访的故事和一个个励志少年的群像铺展开来。

孩子在雪地写下:“老师慢走”

老师在学生小浩家与小浩的父母聊了一个多小时,不见小浩的身影。等老师们离开的时候,看见车门旁边有稚嫩的字迹:“老师慢走”。(图片由家访老师拍摄)

“大雪纷飞,晚上七点多钟,我跟另一位老师走进小浩家时,他正端着一盘菜给客人。”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校区的李正飞老师介绍说,小浩是五年级的学生,平时在学校十分热心,同学们对他的反映也很好,但小浩的成绩不是很理想。

走进小浩的家,老师们发现了原因。小浩家开了一个小饭馆,平时爸爸妈妈忙前忙后,客人多的时候,放学回家的小浩就成了服务员。老师委婉地劝告小浩父母,孩子这么小能体谅父母,为家庭分担重任,可见小浩是多么优秀的孩子,如果能给孩子多留一点时间学习,他肯定会更优秀。

老师跟家长聊天的时候,小浩不知躲到哪儿去了。一个多小时后,两位老师跟小浩的父母告别。车门旁边,稚嫩的字迹写着“老师慢走”。

寒门贵子:9岁会做所有家务

小建是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是各科老师眼中“最放心的学生”。那么,小建的家有什么育才秘诀呢?

班主任彭老师走进这个家庭,了解到小建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也在外工作到晚上才回家,除了小建,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妈妈说,晚上打工回来的晚,就让三个孩子把作业本按顺序放在桌上,她在错误的地方做记号、签字,孩子们早上起来修改。

9岁的小建上四年级,洗衣、做饭等家务活样样都会,就在老师家访的那天,妈妈给了他3块零钱买早点,他嫌浪费,又原封不动地还给妈妈。

苦难也是财富,也是育人的土壤,小小年纪,大大的梦想。彭老师为自己的学生骄傲,第一次不是在课堂而是在学生的家中,表扬了自己的学生。

偏科的孩子:从小爱《春江花月夜》

数学作业经常完不成、地理知识背不过、体育课总跑在后面,做什么事情都慢条斯理的……在合肥五十中新区就读的露露让班主任范老师非常头疼。

走进这个家庭,老师发现了露露偏科的原因。原来,露露的爸爸是新闻工作者,家里到处都是藏书,可谓汗牛充栋,露露的房间也摆满了书。露露的爸爸介绍,露露很小时候就对数学、数字不敏感,但是,只要听见爸爸读《春江花月夜》就手舞足蹈,一起背诵。爸爸妈妈也发现露露偏科,一直在帮助露露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

“一只蝶以极为灵巧轻快的身姿舞动着,翩翩而至,翩跹的白色衣袂翻飞,时高时低,忽上忽下,化作一抹轻盈通透的白斑驳在花叶间,闪闪烁烁,投下清浅的阴影……”作文里,爱读书的露露迸发的才情总是让老师惊讶。

“如此有才情的孩子,纵使数学学得不理想,又有什么可对她苛责的呢?走进这个家,才了解到‘因材施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和尊重。”范老师释然,她为自己多了一层对孩子的理解而欣慰。

老师:家访是有温度的教育

家访,这曾经十分熟悉的词汇,如今因为通讯发达而变得陌生了。

“家访,是重拾经典,它让远离人的教育、失去温度的教育回归本源。”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校长袁红卫这样讲述家访的意义。

“现在手机、QQ、微信发达,但是取代不了家访。老师在家访时送去一份问候和关怀,充满浓浓的温情和人文气息,胜过课堂上千言万语。”当了20多年语文老师的龙居红告诉央视网记者。

合肥市新庄小学的吴文娟老师说:“我自认为对待工作是非常认真负责的,为了构建家校联系,我经常使用电话、短信、QQ聊天、班级博客、班级群、校讯通平台等各种联系方式。但是家访过后,我的收获很多,家访让我对学生了解了更多,对家长了解了更多,让我发现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环境。家访让我走近了学生,走近了家长,彼此缩短了距离。”

正在合肥市开展的“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要求普通中小学家访的比例为20%,中职比例为15%,此次家访,不仅要求班主任、任课老师、学校领导一起走进学生家庭,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也陪同一起走访,以期架起学校和家庭之间更好的沟通桥梁,提升教育品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