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作用

2015-02-11 12:53:36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高国希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在这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中,作为落实这一任务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科学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的立场与方法

大学阶段,不只是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成人”的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自身发展中,需要具备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问题的立场和方法。高校所承担的理论教育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明确个人在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纷纭复杂的信息社会,形成正确的鉴别力、判断力、分析能力,具有清晰、敏锐的头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解决当代中国复杂问题的指导思想。这样的素质、这个立场,这些方法,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而是需要培养出来的,这就是理论武装。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样也是科学,而且比一般的科学教育要求更高。思想困惑、理想信念的问题不是简单的“知”的问题,而是与社会、与家庭、与人生、与个人阅历密切相关,涉及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行统一等问题。思政理论课教育,就要求以中央马工程统编教材为基本遵循,根据学生的特点,以个性化的风格,引导学生从理论学术方面去探究教材中涉及的重要问题;通过批判性学术思维的锻炼,引导学生认同教材的重要判断与命题,进而让学生理解这一学科更深层次的建构逻辑,达到对学科理论的系统掌握。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研究

思政课从事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而理解政治、形成判断和评价能力,就不只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样的知识”,而是培养判断意识、理论判断力、理论敏感性。

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要有适合其特点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称之为“理论课”,需要揭示规律的科学性、深刻性、解释力。我们应当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引领其它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引领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潮的比较、论辩、斗争中脱颖而出的。它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成果,有着开放的胸襟、无私无褊狭的大众情怀、追求真理的勇气,因而马克思主义的特质要清晰地展示出来。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在今天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从事当今事业的理论指南。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通过思政理论课,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会分析社会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立场与方法,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使学生受益一生。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队伍是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共同体。思政理论课教师不只是教授知识的导师,同时还是思想和道德的导师。打铁还须自身硬。理论课教师需要有过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训练,坚定的政治立场,需要的育德意识、育德能力。这都要求学校系统规划和精心培养。

当前,进入高校理论课队伍的青年教师多,对他们的培养不能仅以高学历、海外学习背景为主,更加要看重教师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青年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都有着自己的专业背景。如何适应理论课教师这一新角色的岗位要求?需要高校加强对教师系统培训的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真正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