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好老师 ——为农村学校“输血”“造血”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柳州经验”的关键,在于师资。 三江、鹿寨两个县的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偏低、培训机会缺乏导致教师流动性很大,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县属轮教”的改革举措在实践中被探索出来。 “县属轮教”即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管理,按城乡、校际均衡发展的要求统一调配,以“县管校用”有效缩小校际间办学差距。 鹿寨县城南实验小学老师李俭是全县小学的英语组长,通过县属轮教,她和其他4位骨干教师一起,将在联盟学校——拉沟中心校工作3年。在这里,从课堂教学到作业设计,她都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先进的课堂理念和方法使拉沟中心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李俭只是柳州轮岗交流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柳州市规定,各县、区(新区)联盟学校之间每年交流教师人数要占辖区专任教师队伍总数的10%,交流时间一般为3年。为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政府为他们在县城提供保障性住房,并在职称评定、职务升迁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除县域内教师流动外,柳州市还积极推动市区与县域学校教师轮岗交流。2014年,仅柳南区就派出25名教师到三江、融水两县的薄弱学校轮岗交流,还接收了来自两县的25名教师跟班学习,并有260名教师在城区内轮岗交流。从市区到县、新区轮岗交流的教师,每年可获1万元至两万元不等的补助。 如果说县属轮教为农村学校“输血”,立足乡村、培养本土教师则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造血”之举。 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的吴文斌,此前是晒江村村委会副主任。去年,他获得了一个新身份——获聘成为三江60名本土教师之一。从2014年开始,三江计划用3年时间,为独峒、八江等8个乡镇的边远村屯定向培养350名本土教师,培养合格后,按协议返回原户籍所在村屯任教,聘期10年,期满后可根据需要和表现续聘,工资待遇比照当地在编正式教师执行。在本土教师全部到位后,三江本级财政每年须增加开支近2000万元,压力着实不小。“我们必须咬牙关、挤牙缝来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教育均衡就是一句空话。”县委书记袁东升表示。 “这些本土的教师,生于斯、教于斯,能与孩子在课堂上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双语教学,他们的责任心和归属感也往往更强。”专家指出。 “教师改变了,学生不可能不跟着改变。”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杨喆信心满满。
|
相关阅读:
- [ 12-15]角美中心小学入选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
- [ 11-28]乡村基础教育分级阅读课课程开发项目启动
- [ 11-15]普法尊宪,不妨始于基础教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