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科技 > 正文

“蛟龙”首探海底热液区收获多

2015-01-17 13:26:11 张旭东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华网“向阳红09”船1月17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日前在西南印度洋圆满完成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务,共成功下潜9次。“蛟龙”号首次到海底热液区作业采集到大量硫化物、岩石和生物等样品,对研究海底热液区硫化物分布、成矿机制、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链等具有重要意义,还完成了潜航员学员首轮实训和深潜科学家培养。

海底热液区“斩获”丰

海底热液区一般分布在洋中脊等有岩浆活动的区域,它的成因在于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因此海底热液区是海底资源的富矿。

此外,海底热液区生物在高压、剧变的温度梯度和高浓度有毒物质的环境下,形成了嗜碱、耐压、嗜热和抗毒等极为独特的生物结构和代谢机制,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深海生物基因资源在工业、医药和环保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利用潜力。

本航段中,“蛟龙”号下潜9次共取得岩石样品160余千克、硫化物样品28千克、600多个海底生物以及热液流体、沉积物和保压水样等,并测得多个热液喷口温度。这些样品对研究作业海区的热液活动分布和特征、热液区的形成与演化、地质特征、成矿机制、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精度作业优势大

“蛟龙”号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7062米,其定深、定向、定速航行及悬停技术属于世界先进水平。随船科学家表示,若常规科考手段是“常规军”,那“蛟龙”号就是“狙击手”,其高精度定点作业优势巨大。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说,“蛟龙”号可以带科学家到海底特定区域,现场观测地质特征和生物,在明确的地点和环境下采集热液喷口流体、烟囱体和生物。虽然ROV(水下缆控潜水器)也能做类似工作,但没有“蛟龙”号灵活,科学家也无法现场观测。

海底温度、压力和酸碱环境特殊,热液区环境和生态系统更特殊。这样的环境是实验室难以实现的,因此科学家非常希望在海底布放科学仪器。本航段中,“蛟龙”号取回了8天前在一热液喷口布放的自容式高温温度计和硫化物生长仪,这是“蛟龙”号首次从海底取回此前布放的科学仪器。

陶春辉说:“自容式高温温度计记录了热液喷口8天的温度,其记录的数据呈明显规律性变化。硫化物生长仪可以用于观测在特定条件下烟囱体的生长,这些数据和样品对研究海底热液非常珍贵。”

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向阳说,这体现了“蛟龙”号高精度定点作业优势,可以定点布放并回收科学仪器。如果科考船拖着拖体研究海底热液区,即使发现了热液区想要重新再录一次视频都几乎不可能,更别说定点取样或开展原位试验。

深潜实习机会难得

在这个航段中,我国第二批潜航员学员共6人完成了首轮实训。他们分别作为副驾驶搭乘“蛟龙”号下潜,主要工作是保障潜水器与母船水声通讯,在左舷观察窗观察是否有障碍物并及时报告主驾驶,操作高清摄像头跟踪拍摄机械手和海底景象等。

“这个航段的下潜都是在海底热液区,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潜水器操作难度很大,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潜航员学员赵晟娅说,“通过下潜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东西。潜水器操作特别是机械手操作比想象的要难很多,在这方面还需要学习和积累很多东西。”

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于洪军说,下个航段还将继续安排他们作为副驾驶下潜一次至两次,在完成三次副驾驶实际操作后,他们将在潜航员的指导下担任主驾驶。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肖湘等多名科学家搭乘“蛟龙”号下潜,熟悉深潜科考。下潜作业中潜航员和科学家配合默契,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技术人员的保障能力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历练和提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