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扩大进口为全球带来机遇 契合转型升级需求

2014-11-07 07:31: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在加强出口的同时亦高度重视进口。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对此,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表示,《意见》中的各项措施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着力发挥进口对优化结构和创新升级的促进作用。专家指出,中国政府不断开放市场,进口规模日益扩大,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全球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1

拓宽领域扩大进口

此次发布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宽了进口领域,具体政策措施包括8个方面:一是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

二是稳定资源性产品进口。完善国家储备体系,支持企业建立商业储备。支持海外投资,鼓励战略性资源回运。适度扩大再生资源进口。

三是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加快与相关国家就水产品、水果、牛羊肉等产品签订检验检疫协议,积极推动合格的加工企业和产品备案注册。支持具备条件的国内流通企业整合内外贸业务。鼓励国内商业企业经营代理国外品牌。

四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口。扩大国内急需的咨询、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和旅游服务进口。 五是进一步优化进口环节管理。加紧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工作。

六是进一步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对进口货物实行24小时和节假日预约通关。

七是大力发展进口促进平台。

八是积极参与多双边合作。

专家认为,该《意见》加强了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进口,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推进创业创新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用好外汇储备,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2

契合转型升级需求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出口大国,但进口则相对乏力。为实现贸易平衡,进一步扩大开放,近年来,政府致力于实施积极的进口战略。“我国过去一直强调出口,现在则重视进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弥补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上海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幼文对本报记者说。

事实上,从合理配置资源、引进先进技术的角度看,国内对进口有很大的需求。分析人士指出,当前,中国正在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进一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等,不仅满足了国内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还正好契合了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要求。

此外,扩大进口还可为巨额外储“瘦身”。张幼文认为,进口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稀缺资源,既能在全球范围内优选产品,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还能解决外储过多的问题。

商务部政研室有关人士指出,进一步调整完善进口政策,提高货物进口水平,已成为实现贸易强国梦的重要内容。未来一个时期,应采取差别化、更积极的进口政策,合理扩大进口规模,规范进口秩序,优化进口结构,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

中国需求造福世界

进口在满足中国需求的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新机会。专家指出,中国加强进口有利于刺激全球需求,有助于世界经济增长。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表示,中国有巨大的需求,国内市场需求就跟磁铁的磁力一样,对中国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改善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世界都是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

从此次发布的《意见》看,中国需求涉及到全球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一般消费品和电商等多个市场,这为诸多产品生产国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丰厚的利润。有统计显示,过去10年,中国年均进口额7500亿美元,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

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仍将继续满足很多国家的生产。中国五矿商会副会长于毅说,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对资源性商品仍处于“逢低吸纳”态势,他说:“这个大趋势暂时不会改变,这也和我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进程相适应。”

扩大进口还将带动在华外企和全球厂商开发出更多针对中国需求的产品,为它们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尽量研究和开发针对中国客户的产品,是我们的取胜之道。”一家外企负责人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