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37载水稻育种为让农民"多收三五斗" 被誉云南"袁隆平"

2014-11-05 21:02:57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977年,李开斌从楚雄农校毕业。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第一代水稻育种专家邓有成向他询问:“愿意在农科所搞水稻育种吗?”他点点头,理由非常简单:“小时候饿怕了”。

但是,在恩师、岳父邓有成身边耳闻目染30多年,从真正理解老师由一个富家华侨子弟,千山万水回到故乡,脱下洋装当上农民,把“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作为理想不懈追求的时候;从看到老师历尽磨难,带领楚雄率先完成中海拔稻区籼稻改粳稻、高秆变矮秆,选择由引进品种向自主育种转变,引领云南水稻生产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从老师引领他在党旗下发出庄严誓言的时候;从看到丰收的老百姓拉着他们的手,欢天喜地的时候……李开斌已为心中那份朴素的梦想、深沉的爱找到扎根一生的土壤。

2007年,得知楚粳27号被认定为云南第一个超级稻的消息,80岁老人邓有成常常一个人喃喃自语和发笑:“后继有人了,后继有人了……”2010年7月7日,李开斌开颅手术拆线这天,邓有成老人突然去世。病床上,悲痛万分的李开斌想起老人喃语“后继有人”的模样,挣扎着起来就要下田去。

梦想,点燃激情之火,穿越两个世纪,在一家两代三人的胸膛里熊熊燃烧!

(走基层 听民声·我的梦)(2)高原水稻专家李开斌:让更多农民受益

  2013年4月17日,李开斌在办公室记录水稻育种情况。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据说,袁隆平最著名的一个梦想是“夏天可以在和树一样高大的水稻下面乘凉”,而李开斌的梦刚好相反:“我曾经把高原粳稻种子拿到上海平原地区去种,嘿嘿,长得有一人多高,风吹就倒!”所以他一句话就概括了以后的工作目标:“着力提高品种的广适性,让更多地方都种上我们高产质优的水稻。”在他的梦境里,他的水稻变矮了,走出了大山,甚至在江南水乡、黑山白水之地也看到了高原粳稻脉脉身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