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全球脱贫成果九成属中国:减少贫困人口6.6亿

2014-10-15 06:57: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在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全球脱贫成果九成属中国

“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在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减少贫困人口6.6亿

数据显示,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按照我国扶贫标准,1978-2010年累计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扶贫标准,我国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

从1986年的人均年收入206元,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再到2011年底的2300元,我国扶贫标准实现“三级跳”。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介绍,这些年我国的社会扶贫初步形成了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和军队参与扶贫三方面的基本框架。目前,31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定点扶贫实现了对重点县的全覆盖。2013年,地方层面组织的定点扶贫单位约13.5万个,帮扶13.6万多个贫困村。东部共有18个发达省市与西部10个省(区、市)建立扶贫协作关系,基本形成了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和人才支持为主要内容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体系。军队和武警部队共帮扶了63个贫困县547个贫困乡。

扶贫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专家指出,尽管减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当前全国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人群还有8000多万人,参考国际标准则还有2亿多,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

“目前,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力创新提高的新阶段。”郑文凯表示,今年我国力争减贫1000万人以上,国家设立首个“扶贫日”将是一个有利契机,通过各类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社会扶贫机制如何创新和完善?郑文凯表示,应着力培养多元主体、推进多种形式来创新完善社会扶贫机制,例如推动一些跟贫困地区摆脱贫困需求紧密结合的代表性行业领域进行“扶贫”就是新的突破;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现代的营销促销手段,通过一些企业主体参与、市场开拓、品牌培育来推动整个贫困地区的产业实现突破等。

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司长李春光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建设,真正建立一个全国人民都能参与、都能看到、清晰度很强的围绕社会扶贫的网络支撑体系,把精准扶贫直接到村、到户、到人的信息,和社会帮扶的信息直接进行点对点的对接。

杜绝争戴“贫困帽”

在一些地方,本该以扶贫济困为宗旨的扶贫开发工作却有些变味:“哭穷”争戴“贫困帽”、把扶贫资金当成“唐僧肉”,而真正急需的贫困群众没有得到扶贫资源,甚至出现了百强县仍戴着“贫困帽”等不正常现象。

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说,为了克服这些现象,国家正在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改革贫困县的考核机制,降低GDP在考核中的比重,甚至在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县要取消GDP考核;二是建立约束机制,比如贫困县的财政投入,要将更大的比例用于民生和扶贫;三是逐步建立退出机制,通过正向的激励机制,让县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以后会得到更多的好处。

“要从根本上改变争戴‘贫困帽’的现象,必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使戴上‘帽子’的有压力、有责任、有成效;扶贫效果好的要奖励,效果差的要问责,促进贫困县早日脱贫摘帽。”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