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称勒紧地方债务风险缰绳有必要 目前总体可控
2014-10-03 08:39:50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林锦 |
分享到:
|
10月2日,国务院发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落实新预算法相关规定,坚决制止违规举债 勒紧债务风险的缰绳(政策解读) 本报记者 李丽辉 10月2日,国务院发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落实新预算法相关规定,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坚决制止违规举债,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意见内容进行了解读。 省级政府为举债主体,只能发行政府债券,限定规模及用途 意见的一大亮点,是明确了举债主体、举债方式、举债规模以及举债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和完善应急处置等落实偿债责任,着力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 的问题。 意见明确,经国务院批准,省级政府可以适度举债,市县确需举债的只能由省级代为举借。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 地方政府举债采取政府债券方式。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一般债务,发行一般债券融资,主要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对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专项债务,发行专项债券融资,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规模纳入限额管理,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地方政府在国务院批准的分地区限额内举借债务,必须报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 在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上,意见也作了严格规定:一是限定债务用途。债务资金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建立对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的惩罚机制。二是纳入预算管理。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或有债务确需政府承担偿债责任的,偿债资金要纳入预算管理。 如何落实地方政府偿债责任?意见明确指出,划清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偿债责任。分清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的边界,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 同时,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定期评估各地区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预警。当地方政府难以自行偿还债务时,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此外,还要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考核问责、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债权人约束等各项配套制度。 |
相关阅读:
- [ 10-03]地方政府举债中央不出手救助 谁借谁还风险自担
- [ 10-02]综述:修明渠 堵暗道——透析地方债新规5大看点
- [ 10-02]地方债务治理"路线图"明晰 饱受诟病的融资平台改革启幕
- [ 10-02]中国首次全面规范地方债管理防控经济风险
- [ 10-02]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 [ 09-26]国土部:每年都对高尔夫球场下禁令 地方政府未收敛
- [ 09-26]在改革大潮中凝聚当代青年共识与担当
- [ 09-24]陕西:市县政府原则上不得自行举债 每年评估风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