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放松基层用药限制 多地非基药比例不超30%
2014-09-11 07:02:5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分享到:
|
二问 为何不鼓励增补基药 基药已达520种,各省增补药品过多、过于随意,且增补易导致不合理用药 《意见》同时明确,以省(区、市)为单位增补非目录药品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初期的阶段性措施。而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适应基层用药需求,因此不鼓励进行新的增补。 既然放开了使用非基药的“口子”,为何不直接把这些非基药增补到基药目录中,省得麻烦呢? 药政司有关负责人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初期,为缓解基层用药不足,作为阶段性措施,允许各地以省(区、市)为单位增补非目录药品,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随着2012年版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不鼓励进行新的增补。 史录文说,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在2011年3月专题研究了27个省份已公布的增补基本药物目录,平均增补188个,加上307种国家基本药物,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配备基本药物达到了500种左右,有些省份达到600种,远远高于世卫组织推荐的标准。2012版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达到520种,增补后有些地区达到800多种,已接近医保目录品种总数。 史录文介绍,调研发现各省重合的药品只有1种,这说明各省增补药品的随意性太强,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保护主义,而且一味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习惯用药”,会导致滥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以及输液现象愈演愈烈,也隐藏着医药腐败的可能。该中心在2010年底还对6省26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抗生素和注射剂的使用比率仍然很高。“不应继续鼓励这样的用药方式。” 药政司有关负责人说,放开基层使用非基药的“口子”,不等于鼓励各省随意增补,而应挑选和当地公立大医院相衔接的医保目录内的非基药,使其在基层也能买到,并能报销更多。有利于分流大医院患者,也有利于推行分级诊疗。 三问 会否导致基药受冷落 基药不一定是差药,通过医保报销、比例限制保障优先使用基药 放开非基药使用限制,会不会大家都去用非基药,架空基药目录,基药制度变成虚设? 药政司有关负责人解释,仍鼓励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通过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等方式加强监管,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发挥药师在指导合理用药,特别是在处方审核与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及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推广《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促进合理用药。 史录文认为,放开限制不会削弱基本药物的地位,反而会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作用。各省增加的医保、新农合药物,不一定都会和目录中的基药功效重合,即使同一疾病每个人的用药都会有所不同,非基本药物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患者。而且还有医保、新农合的约束,也有使用比例和金额控制,满足了大量的、一般性的基本需求,同时适度照顾了特殊性的需求,从这个层面完善了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不一定就是差的、人人不喜欢用的药物。它只是一种人人可公平获得、可及的保障性药品。国家通过一个完整的筹资、遴选、采购、供应的体系,保障人人有药可用。所以放开基层用药限制,只对基层用药问题改善,基本药物的主体保障作用仍在发挥。” 《意见》出台后,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使用的相同基药,以及相同的医保内的非基药,仍是同城不同价。今后两类药品仍需要通过各类定价方式改革,实现同城同价,减少医保、新农合支出,减少看病支出。 什么是基本药物?(链接)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如青霉素、红霉素、藿香正气水等。 2009年8月,《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同时发布,自此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凡是纳入医保报销基本目录范围的药物,因病情需要使用且符合医保相关报销规定的,均能得到一定比例的报销。基本药物如此,非基本药物也是如此。 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在医保报销方面的不同有:一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的范围,而非基本药物仅有部分纳入;二是国家鼓励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记者李红梅 |
相关阅读:
- [ 09-10]省卫计委与省总工会合办首届妇幼健康技能竞赛
- [ 09-06]卫计委等三部门:保持打击涉医违法犯罪高压态势
- [ 09-05]省卫计委召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