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金融改革上半年进行动层面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提速

2014-07-11 07:0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

从1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0990,及至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1528,贬值幅度较大。回顾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出双向波动趋势,其中,6月3日至6月10日一周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是双向波动得厉害。

中国人民银行发公告称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央行表示,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浮动区间扩大引发市场关注。多名专家认为此举或倒逼中间价形成更市场化。如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说,自今年2月18日人民币出现多日贬值走势以来,人民币双向波动的预期正在形成,此时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区间,有利于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市场作用,并充分发挥汇率杠杆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本次从1%仅扩大至2%,低于其此前预计的2.5%至3.0%,显示央行仍相当谨慎。我国从2005年启动汇改,而今已进入第9个年头,如果对照其他从固定汇率有序退出过渡到浮动汇率先行者的历程,它们在类似时段都接近完成汇率的自由浮动。

央行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

央行上海总部6月27日表示,将自2014年6月28日起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试点,由上海自贸区扩大到上海市。此前,自今年3月1日起放开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此次放行,上海成为在全国率先实现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城市。在政策实施初期,上海地区金融机构对单位客户外币存款实行自主定价,根据市场运行情况,央行上海总部将择机把个人客户外币存款纳入试点范围。

据悉,2012年6月央行将存款利率上限上浮10%,2013年7月放开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后,2013年10月央行又推出了“贷款基础利率”,此次上海自贸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专家认为,这是第一项走出自贸试验区、推广复制到区外的金融改革政策,存款利率市场化再度获得突破,是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表现。

此外,同业存单业务的在2013年的基础上扩容。2013年年底,央行正式推出同业存单业务,10家银行获得首批试点发行资格,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一大步。上半年同业存单发行机构迎来扩容,2014年5月12日,浙商银行在银行间公开市场成功发行15亿元同业存单,期限6个月,成为同业存单扩容后首家发行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同业存单发行机构扩大到更大范围,将真正促发利率市场化的提速。

此外,2013年6月13日正式上线的余额宝发展迅猛,截至今年3月31日资金规模达到5413亿元。业内普遍认为,余额宝对金融改革的正面效应大于其负面效应,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是最为慎重的,余额宝的出现无疑大大加快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或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5月10日表示,上半年很多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密集出台,表明金融改革已经从理论层面全面进入行动的层面。金融改革有望引领中国经济迅速渡过经济结构的转型期、体制改革的阵痛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金融改革的步伐下半年或继续进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4年第二季度例会7月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其中,多名专家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的重要前提,亟待出台,如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此前表示,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6月2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表示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对严重违法违规、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依法实施市场退出。(中新网金融频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