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颗心来 留一生最美记忆 贵州支教的第一站,朱敏才夫妇选择了黔西南州的望谟二小。初来乍到,夫妇俩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落后,2000年的时候,北京的一年级学生就考计算机等级了,这里的孩子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而孩子们,面对两个来自大城市的老人,也充满着好奇。 由于没有教学经验,最开始朱敏才的课堂经常“乱堂”,孩子们前后门乱窜,还有孩子爬到讲台上偷偷拍他的肚子。朱敏才虚心向妻子请教,并阅读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专业书籍,渐渐地,“乱堂”现象没有了,上起课越来越有模有样。 “我们的支教目的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哪里条件艰苦我们就去哪里。”孙丽娜说。2008年,夫妇俩听说兴义市尖山苗寨小学条件特别艰苦、非常缺老师,便决定“上尖山”。 尖山有贵州的“小西藏”之称,海拔1300多米。全村70多户人家,每家背7000斤石头盖起来的袖珍小学里,只有一个代课老师。两间教室不通电,窗户上连窗框都没有。 学校将原来的教师办公室一隔两半,外面作了老师办公的地方,里面是朱敏才夫妇的卧室。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个口罩才能睡觉。夫妇俩一个月下山一次,走三四个小时的路到城里洗澡、购买生活用品。 也是在那里,原本身体强健的夫妇俩健康严重“透支”: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加上营养不良,造成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体内重金属超标,扁平苔藓严重。朱敏才也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我去年到北京医院做检查,医生说我的身体状况都可以办残疾人证了。”孙丽娜说。 而孩子们,通过朱敏才夫妇的上课、游戏、对外活动,学会了讲卫生、懂礼貌,学会唱汉语歌、跳舞,逐渐开朗、自信。在尖山一年,朱敏才几乎给全寨83户400多人都留过影。 “离开学校的那天,孩子们一边哭一边唱着我教给他们的歌,走了四个小时,把我们送到了山下、送上了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孙丽娜仍然动容:“有这样一群懂事、可爱的孩子,有这样一段终生难忘的回忆,我不后悔。” 爱情伴随志愿走 幸福像花儿一样 朱敏才沉稳,凡事极有主张,言语简捷明快。在采访中,很少谈及感情私生活,但每每说起“孙老师”,却又饱含深情。 “从小,我就对教师职业有好感,大学毕业后,我想去贵州的山区小学教书,但是阴差阳错,被分配到了北京。”朱敏才说:“虽然我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我找了个小学老师当老婆,我觉得特别好。” 说到这里,朱敏才望着妻子,妻子不说话,但眼中尽是会心的笑意。 与老伴的性格相反,孙丽娜是个急性子,又是个热心肠,比如支教这个事,不是嘴上说说,商量好了就马上去做,朱敏才觉得老伴的主意对,就用行动支持她。在孙丽娜的提议下,支教九年来,每个寒暑假,夫妇俩都会出去自助旅行,朱敏才按动快门,记录下妻子的许多美丽瞬间。 “做参赞夫人很风光,是挺好的,但过这样的生活,我也很幸福,只要能爬起来,就再干下去。”孙丽娜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信念。” 现在,夫妇俩的心愿是,帮忙为学校盖个食堂,建几间学生宿舍,让孩子们吃上可口、营养的饭菜,改善住宿条件。去年4月,北京一家企业给学校捐了20台新电脑,但没有电脑教室,只好闲置着,他们还希望再盖一间电脑教室 朱敏才夫妇的支教事迹被热心网友发到网上后,网友纷纷“致敬”。网友“王凯丽”说:老人的毅力让我吃惊,我相信这两位耄耋老人真正地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他们是国家的好干部,他们把炽热的爱心和全部的生命都献给山里的孩子。 有网友呼吁:“或许很多人不能像这两位老人一样,抛弃一切去帮助这些孩子,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他们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就会形成一个爱心海洋。” 闲暇时,孙丽娜会弹起电子琴,朱敏才则一展歌喉,夫妇俩特别钟爱《爱在天地间》这首歌,朱敏才常常把它献给妻子。记者临离别时,朱敏才夫妇又你弹我唱,《爱在天地间》的旋律久久回旋,仿佛唱着的是他们的故事:“在一起穿过了风和雨,在一起走来了新天地,这份情,希望于人间。这份爱温暖在你我心里……情未了,像春风走来,爱无言,像雪花悄悄离去,彼此间都把真情埋在心底,爱的故事才这样美丽……” (记者李惊亚) |
相关阅读:
- [ 04-11]旧金山侨领钟武雄的美味人生:从外交官到世界名厨
- [ 04-06]前外交官朱敏才的桑梓情
- [ 04-01]俄罗斯外交官员:欧盟开始较客观对待乌克兰事件
- [ 03-25]以色列外交官无限期全面罢工
- [ 03-19]美国宣布关闭叙利亚驻美使馆 要求叙外交官离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